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1篇
林业   3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1.
2.
采用线路踏查、专项调查、标准地调查、辅助调查等方法,对玉溪市红塔山自然保护区的病虫害进行调查。结果表明,区内分布的主要病虫害种类分属6目17科共35种;造成危害的有10种,其中以蛀干害虫鞘翅目小蠹科、象虫科、天牛科和膜翅目蚁科、檀香目桑寄生科危害最重。对危害严重的云南切梢小蠹、松褐天牛、红火蚁等10种病虫害的主要形态特征、生物学特性、危害情况进行阐述,提出了防治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3.
红塔山自然保护区云南松火烧迹地天然更新调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标准样地法对红塔山自然保护区东风水库北岸王美喜大山、大河顶尖山片区两块火烧迹地云南松天然更新情况进行调查,结果显示:东风水库北岸王美喜大山林火发生5年后云南松天然更新保存密度平均为2 554株/hm~2,更新幼树均高为89.13 cm;大河顶尖山火烧迹地发生林火8年后云南松天然更新保存密度平均为4 138株/hm~2,更新幼树均高为160.28 cm。分析发现:火灾后云南松天然更新呈不规则分布,不同坡位、火灾前林分郁闭度、林龄对更新株数和幼树树高存在影响。提出对于火灾发生前郁闭度达到0.4以上的中龄林或接近中龄以上的林分,不必再进行人工更新造林;蹲苗期结束后,适当补植阔叶树进行混交,以提高林分抗病虫能力及综合功能,进行适当的中耕除草,以促进幼树生长;加强封山管理,避免人畜破坏幼苗等建议。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