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林业   11篇
基础科学   1篇
植物保护   1篇
  2018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2.
通过对20个长白松无性系主要物候期的观察研究,发现不同无性系之间各主要物候期的变异幅度是大很大的。同时发现长白松的各主要物候期与黑松相近,但比樟子松晚。  相似文献   
3.
在1992年从白城市林科所的松树对比试验林中黑松树上采收种子,次春播种育苗的5年生苗木中,分别选出了具有明显杂种优势的黑松×樟子松和黑松×长白松天然杂种23株和16株。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20个长白松无性形态特征变异情况的观察研究,表明不同地之间无论在营养方面还是在毓殖方面其形态特征的变异幅度都是大或很大的。  相似文献   
5.
为解决车身纵梁的减振器安装点在耐久路试过程中出现的开裂失效问题,通过问题的充分分析和原因的排查,发现减振器阻尼力的增加是导致失效问题出现的原因。根据减振器增加的阻尼力,加强了车身纵梁安装结构,优化了焊接工艺和材料,通过CAE分析验证耐久强度满足设计要求,实现了新结构的性能与减振器阻尼力的匹配设计。最终,经过综合路试耐久试验验证了加强方案有效。  相似文献   
6.
在1992年秋从白城市林科所内原樟子松(Pinussylvestrisvar.mongolica)种子园中采收种子、次春播种育苗的5a生实生苗里,选出了具有杂交种生长优势的樟子松×长白松(P.sylvestrisvar.mongolica)优良天然林杂种26棵和樟子松×黑松(Ptabulaformisvar.mukdensis)优良天然杂种3棵。  相似文献   
7.
利用松树众多无性系选出的优良无性系进行扩繁推广 ,其优良性状可以完整地传递下来。松树无性繁殖困难 ,这就要引进组培微繁工厂化育苗新技术。目前首先应从长白落叶松、樟子松、日本落叶松、红松和长白松种子园、收集圃以及松树杂种林中 ,选择优良无性系、植株加速繁殖推广工作。从黑松、长白松和樟子松的人工林或天然杂种中选择的优良植株 ,在 5~ 7a生时 ,其树(苗 )高、地径的平均值分别为杂交组合和实生苗总平均值的 12 2 %~ 144 % ,133%~ 145% ;12 3%~ 138%、 135%~ 170 % ,遗传增益十分明显  相似文献   
8.
利用松树众多无系选出的优良无性系进行扩繁推广,其优良性状可以完整地传递下来,松树无性繁殖困难,这就要引进组培微繁工厂育苗新技术,目前首先应从长白落叶松、樟子松、日本落叶松、红松和长白松种子园、收集圃以及松树杂要中,选择优良无性系、植株加速繁殖推广工作。从黑松、长白松和樟子松的人工林或天然杂种中选择的优良植株,在5-7a生时,其树(苗)高、地径的平均值分别的人工林或天然杂种中选择的优良植株,在5-7  相似文献   
9.
在1992年秋从白城市林科所内长白松无性系搜集圃中采收种子,次春播种育苗的5年生实生苗木里,分别选出了具有明显杂种优势的长白松×樟子松和长白松×黑松优良天然杂种25棵与7棵。  相似文献   
10.
日本松干蚧工程治理效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日本松干蚧发生及危害规律 ,采用化学防治和生物防治相结合的治理办法 ,经过3年的工程治理 ,有虫面积下降了56.4% ,发生面积下降了100% ,虫株率下降了10% ,虫口密度下降了63% ,有效控制了该虫的发生和蔓延 ,松林恢复生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