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篇
  免费   0篇
林业   14篇
基础科学   5篇
综合类   5篇
水产渔业   1篇
园艺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冬至”时节,海拔高低差达2500米的湖北省竹溪县,山地立体气候勾勒出层次分明的立体画卷:山顶松杉林海雾凇冰天,层林尽染五彩斑斓。山腰“瑶池”碧水如镜,倒映蓝天下青青茶园。山下麦苗、油菜、大棚蔬菜,迎着艳阳天生机盎然。喜获生态农业绿色产业丰产增收的农民群众,正在开展以整地造林、农田水利为主的冬季农业综合开发,谱写绿山富民和谐新农村进行曲。多栽“摇钱树”,实现“绿”与“富”。竹溪是全国退耕还林试点示范县,县委县政府提出把绿化荒山、改善生态环境与发展绿色产业富民、壮大县域经济有机结合的新思路,得到专家智囊团的肯定…  相似文献   
2.
湖北省竹溪县运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县域经济转变增长方式,高扬绿色主旋律,提高绿色含“金”量,以林为主的绿色大农业产业、以生态能源小水电为主的工企业,经济运行质量效益明显提升。7月26日,来自该县统计局的数据表明,上半年竹溪规模以上工企业实现利税同比增长3.3倍,利润由同期4万元攀升到873万元,增长217倍。农民人均收入由去年同期926元增加到984元,财政收入已达5088万元,同比增长23%。这充分显示该县生态经济走上可持续发展的质量效益之路。竹溪是个以林为主的大山区农业县,今年与华农大、湖北工大、中国地质大学等高校实行“县校联姻”,…  相似文献   
3.
大地献秋实,硕果缀满枝。全国退耕还林试点示范县湖北省竹溪县,生态林郁郁葱葱,经济林果实累累,秋雨洗礼茶园绽出嫩绿叶芽,多种多样林产品源源下山上市场,换来一沓沓“票子充实农民的腰包。尝到退耕还林甜头的农民,争相申报增加退耕还林指标。“退耕还林政策规定,生态林8年内由国家给补助,到期‘断奶'后,吃饭问题和收入来源如何保障?竹溪县绝大多数农民认为,我们种好口粮田保饭碗,管好退耕还林绿色财源基地,不愁没钱花,停止补助后退耕还林不会反弹。退耕还林留“退路”竹溪地处秦巴山区,从2000年开始退耕还林,同时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对南水…  相似文献   
4.
邹蔚烈 《中国林业》2009,(10):14-14
4月21日,湖北省竹溪县黄龙中心苗圃珙桐园里,一棵棵矮化栽培的珙桐正在开花结果(图1),硕大的花朵随风摇曳,恰似白鸽展翅欲飞(图2),格外引人注目。  相似文献   
5.
<正>深秋时节,湖北省竹溪县县河镇大路沟村半山腰的茶园里,野鸡"咯——咯——"的叫声清脆悦耳,为寂静的茶山平添了野趣。这些活动在"中国茶叶之乡"茶园"绿色天网"下的野鸡,是返乡青年农民工明林的活"宝贝":公野鸡每只售价70元,种鸡  相似文献   
6.
<正>"电饭煲煮饭,沼气灶炒菜,楼顶(太阳能)热水流下来,这三种清洁生态能源,千家万户使用方便,既节能减排,又惠农增收!"日前,湖北省竹溪县水坪镇前进村村委会主任赵昌德,向村民宣传低碳能源消费生活方式带来的好处,并称他家每年低  相似文献   
7.
湖北省竹溪县林业科技人员采集高山湿地珍稀珙桐种子,在400米低海拔培育实生苗获得成功,建成了一片珙桐园。9月13日,负责该项技术的竹溪县林业局工程师龚传清说,在国家级苗圃黄龙林科苑容器培育的珙桐苗木,移栽定植600多株,4年龄苗木一般株高达2米,最高的2.5米,久经酷暑高温考验,目前长势兴旺,“高引低种”驯化栽培取得初步成效。珙桐是世界著名观赏植物,为我国特有的国家一级保护树种,因其盛开的白色花朵包片像白鸽栖息枝头,又称中国“鸽子树”。竹溪县已发现野生珙桐原始群落2200多亩,主要分布在十八里长峡自然保护区等地的南部高寒山区。…  相似文献   
8.
邹蔚烈 《中国林业》2011,(21):23-23
"似痴如醉丽还佳,露压风欺分外斜。谁道花无红百日,紫薇长放半年花。"近日,湖北省竹溪县城乡上百万株家种和野生紫薇竞相开放,万紫千红,吐蕊溢香,招来蜂飞蝶舞,成为当地夏秋两季花卉主色调。  相似文献   
9.
邹蔚烈 《中国林业》2008,(13):33-33
日前,我国正式公布了12大类(第七批)农业植物品种保护名录,其中,花卉类的有花烛属(红掌)和果子蔓属(凤梨)。  相似文献   
10.
秋去隆冬来,药乡药材香。眼下,湖北省竹溪县南部山区药农,满怀丰收喜悦,开始收获土里含苞待放的巴山特产款冬花,烘炕黄连、独活、玄参等药材,晾晒、出售药枣、腊梅、附子、板蓝根等,空气中弥漫着阵阵药香,给千家万户带来滚滚财源、人寿年丰的景象。早在1956年就被国务院授予“中国黄连之乡”的竹溪县,经普查收录入编《竹溪植物志》的药用植物多达1200余种,故有“竹溪草木半是药”之说,充分显示竹溪生物药材物种多样性,为板块式发展竹溪林药产业经济,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近年来竹溪县把发展地道中药材作为大农业绿色支柱产业,每年投入财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