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林业   8篇
综合类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用水稻微卫星引物进行竹子分子系统学研究初探   总被引:27,自引:0,他引:27  
竹子和水稻在进化上有较近的亲缘关系 ,本文利用水稻的微卫星引物对竹子的分子系统学进行了初步研究。与传统的分类结果不同 ,研究发现巴山木竹属是与青篱竹属相关属分化较大的 1个竹种 ,同时也证实了巴山木竹属作为 1个单独的属是成立的。研究也明确了茶秆竹的分类学位置。本研究从 1个不同的层面对青篱竹属相关属及属下一些竹种的关系提供了 1个新的研究结果 ,为利用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对广义青篱竹属的系统学研究提供了 1个借鉴。同时本研究对开展竹子的分子生物学研究提供了 1个崭新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2.
黄山松与马尾松基因渐渗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渐渗是指一个种的遗传物质通过杂交与反复回交穿越种间障碍转入到另一个物种内的现象 ,又称渐渗杂交 (IntrogressiveHybridization) (Anderson ,1 95 3 )。松属是一个种间杂交比较容易的属。关于松属的种间杂交国内外已有不少报道。而关于黄山松与马尾松的自然杂交 ,却一直存有争议。黄山松分布于我国东部中亚热带高山 ,海拔 70 0m以上。马尾松广布于我国亚热带地区。在长江下游地区 ,垂直分布于海拔 70 0m以下 ,长江中上游地区 ,其垂直高度可达 1 2 0 0~ 1 5 0 0m左右。在黄山松与马尾松共同分布地…  相似文献   
3.
应用X射线衍射技术研究竹材超微结构Ⅰ.竹材纤丝角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厚壁细胞S2层纤丝角作为木材、棉花等纤维植物的重要参量已为许多文章所肯定.对于木材,纤丝角与材性、生长、解剖特性之间的关系,已有不少研究.  相似文献   
4.
黄山松研究进展(综述)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黄山松(Pinus taiwanensis Hayata)的分类、地理分布、遗传学、种群生态学、生理生化、种源选择、种子园营造、木材解剖等方面的研究进行了综述,认为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黄山松的分类位置尚未最后确定,从而大大影响了相关研究,应集中精力解决这一问题.  相似文献   
5.
在青篱竹属Arundinaria 系统分类中由于对该属的形态分类标准取舍不一,至今仍存在着严重的意见分歧。本文采用PCR 扩增产物直接测序的方法分析青篱竹属Arundinaria 及近缘属(如苦竹属Pleioblastus、矢竹属Pseudosasa、少穗竹属Oligostachyum、巴山木竹属Bashania、肿节竹属Clavinodum 等)有关争议属的代表种或模式种(毛竹为外类群)等18 种竹种的核糖体DNA ITS 区段序列和叶绿体DNA trnL-F 序列。分别对ITS 序列、trnL-F 序列和ITS 与trnL-F 的组合序列进行系统发育分析。结果表明,和trnL-F 区段序列相比,核糖体DNA ITS 区段序列有较高的系统发育信息位点。通过最简约分析产生的ITS 树、trnL-F 树和ITS 与trnL-F 的组合序列树表明,所得树形基本相似。供试竹种(斑苦竹A. oleosa、仙居苦竹A. hsienchuensis、茶秆竹A. amabilis、长叶苦竹A. chino、苦竹A. amara、宜兴苦竹A. yixingensis、菲白竹A. fortunei、翠竹A. pygmaea、大明竹A. gramineus、巴山木竹A. fargesii、冷箭竹A. faberi、凤竹A. hupehense、鼓节矢竹P. japonica cv. Tsutsumiana、矢竹P. japonica、短穗竹B. densiflorum、肿节竹A. oedogonata、少穗竹A. sulcata)形成一个单系类群,且分为2 个不同的分支。图3 表2 参11。  相似文献   
6.
应用X射线衍射技术研究竹材超微结构I.竹材纤丝角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厚壁细胞S2 层纤丝角作为木材、棉花等纤维植物的重要参量已为许多文章所肯定。对于木材 ,纤丝角与材性、生长、解剖特性之间的关系 ,已有不少研究。Cave等 (1994 )认为 :速生人工林木材由木芯向外 ,纵向弹性模量相差了 3~ 5倍 ,而密度的变化最多约 50 %左右 ,模量其所以有如此大的变化 ,是由于由木芯向外纤丝角有较大变化所致。平川泰彦等 (1997)对Sugi(Cryptomeriajaponica)材的弹性模量进行研究 ,求得模量与密度、纤丝角之间的回归方程。关于纤丝角与解剖参数之间的关系 ,Preston曾经得到下述管胞长…  相似文献   
7.
采用综合逆境法,对采自安徽黄山风景区内的黄山松种子进行发芽率及综合逆境活力的测定。结果表明:黄山松种子的发芽率为21.6%,综合逆境活力为15.5%。黄山松种子发芽率和种子活力均较低,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黄山松的繁殖和更新能力。  相似文献   
8.
利用分子标记技术对林木近缘种进行遗传鉴别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不同树种近绝种的种子和苗木的真实性鉴别是林木种苗检验过程中常常遇到的难题。本文对国外林木种苗的真实性鉴别研究及相关信息进行了综述,并在此基础上,对利用种特异分子标记鉴别林木种苗真实性的技术和方法进行了探讨:根据在进化上有同源性的突变基因位点或DNA区段可发展种特异的SNP标记;而利用物种在进化过程中固定的特异基因位点或DNA区段可发展种特异的STS或SCAR标记。这2种类型的种特异分子标记均可直接应用到实际的检验过程中。  相似文献   
9.
黄山松种群的数量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黄山松种群的静态生命表、存活曲线、大小结构图对黄山松种群数量特征的研究结果表明,黄山松种群的死亡高峰期主要出现在1级苗木向2级苗木的过渡期。黄山松种群在立地条件较好的低海拔地带从属于常绿阔叶林,其演替结果将被常绿阔叶树种所取代;而在立地条件较差,海拔较高的山顶、山脊、陡坡等地段能自然更新,形成较稳定的地形顶级群落。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