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林业   3篇
综合类   5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核桃壳化学组分的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对核桃壳的化学组分研究表明:核桃壳的主要组分是木素、纤维素和半纤维素,与其他植物相比,冷、热水抽出物,1%NaOH抽出物,酸不溶木素含量均较高,纤维素含量明显较低,多戊聚糖含量与阔叶材相近.不同产地漾濞泡核桃的核桃壳,其化学组分有差异,但主要成分是酸不溶木素.核桃壳主要元素是C,H,O,N,S等,且含有Ca,Mg,Fe,Si,P等微量元素.核桃壳木素为GS型(愈创木基-紫丁香基型)木素,其中以G单元为主,且含有较多的甲氧基.  相似文献   
2.
生物质苯酚液化产物在模塑材料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主要阐述了生物质液化产物在模塑材料中应用的3种方法:液化产物直接应用于制造模塑材料;液化产物/苯酚/甲醛共缩聚树脂用于模塑材料;液化产物与热塑性酚醛树脂共混应用于模塑材料.并认为生物质液化产物/苯酚/甲醛共缩聚树脂用于模塑材料是具有良好发展前景的技术.  相似文献   
3.
二元助留体系在非木质原料造纸中的助留效果较好,其中以PEO/CF二元助留体系为代表.简要介绍助留剂的发展,阐述PEO/CF双组分助留体系的作用机理,并对PEO用作助留剂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4.
核桃壳木质素的1H-NMR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核桃壳磨木木质素(MW L)提取纯化的基础上,对纯化的核桃壳磨木木质素进行了C、H、O及OCH3含量的测定,并利用1H-NMR对核桃壳木质素基本化学结构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核桃壳木质素的C、H、O含量分别为67.15%、5.73%和27.12%,甲氧基含量为18.19%;(2)核桃壳木质素C9经验式为C9H9.22O1.99(OCH3)1.05,其C9单元结构的相对分子量为181.61;(3)核桃壳木质素属GS型木质素,其中G型木质素占多数,为80.68%;(4)核桃壳木质素中酚羟基(OHph)和脂肪族羟基(OHaliph)分别占总羟基数的32.21%和67.79%;(5)核桃壳木质素中存在较多的-βO-4、-β5和β-β结构。  相似文献   
5.
采用硫酸催化剂,考察了苯酚与核桃壳质量比等条件对核桃壳液化的影响。结果表明相同液化条件下,随着苯酚与核桃壳质量比从2∶1升至5∶1,残渣率从26.49%降至6.60%;随着浓硫酸加入量从2%增至4%、反应时间从5 min延至120 min、反应温度从100℃增至150℃,残渣率则分别从20.79%降至10.48%、48.84%降至15.62%、28.86%降至9.39%,游离酚含量分别从17.32%降至12.67%、41.71%降至10.25%、21.94%降至14.33%。同时,液化产物重均相对分子质量(MW)可降至706~1 030、分散度可降至1.04~1.25;液化产物中高相对分子质量部分随着苯酚与核桃壳质量比的增加有所降低,但随着浓硫酸加入量、液化反应时间和温度的增加而有所增加;核桃壳液化产物/苯酚/甲醛共缩聚树脂胶黏剂(WPF)与传统酚醛树脂胶黏剂(PF)的对比表明,WPF的胶接强度可达1.33 MPa,可作为胶合板用胶黏剂。  相似文献   
6.
以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为分析手段,研究以苯酚为溶剂、酸催化条件下核桃壳纤维素降解过程中其主要化学基团特征随反应时间的变化.结果表明;上述过程虽然可以用液化来描述,但本质上是核桃壳纤维素的降解反应,纤维素分子链降解为低聚糖及葡萄糖等低分子物质,最终导致吡喃环开环.  相似文献   
7.
研究了催化剂种类、浓硫酸催化剂用量、液化反应温度、苯酚与椰子壳质量比、液化反应时间对液化产物残渣率及结合酚的影响。结果表明,浓硫酸是椰子壳液化反应较佳的催化剂;当浓硫酸用量为6%,反应温度为150℃,质量比为4∶1时,液化反应30 min可较好地将椰子壳液化;随着液化反应时间的延长,液化产物结合酚含量上升。  相似文献   
8.
核桃壳纤维素液化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残渣率、游离酚含量和可被溴化物含量为指标,采用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和凝胶渗透色谱(GPC)为分析手段,研究了酸催化条件下苯酚液相中核桃壳纤维素的液化.结果表明:核桃壳纤维素在酸性条件下苯酚液相中的液化实质上是纤维素的缓慢降解过程,在纤维素分子链降解为低聚糖等低分子物的同时,可能存在葡萄糖吡喃环的开环反应;在液化残渣率降低、纤维素分子量大幅下降的同时,伴随着液化中间产物与苯酚的反应,生成可溶于苯酚液相的液化产物,并使液化体系游离酚含量和可被溴化物含量降低.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