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1篇
林业   5篇
综合类   7篇
农作物   1篇
园艺   1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中学校园绿化与校园文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绿化建设必须结合校园化,才能达到环境育人,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目标。环境育人的最大优势在于,景观与化天生密不可分,有着深厚的渊源。景观是化最合适的载体,是仅次于爱情的学描写对象。游山玩水,吟诗作赋是中国古代人的理想生活。人也寄予植物以人格,如竹的节操、梅的孤傲、牡丹的富贵、荷花的高洁、岁寒三友松竹柏、梅兰竹菊四君子等。  相似文献   
2.
邱智敏 《中国城市林业》2005,3(5):F0003-F0003
<正>小叶榕(Ficus microcarpa)分布 于我国福建闽江以南,台湾、江西赣 州以南,广东、广西、云南东南部, 浙江南部,海南岛等。以福建省最 广,是福建省省树。福建省又以福州 市种植最多。生长适温23℃-32℃。 台州市位于浙江省沿海中部, 市中心处北纬28°,东经122°,属亚 热带季风气候型。年平均气温16.5℃, 1月平均气温6℃,7月平均气温 26℃,在台州引种小叶榕,低温显 然是其生长的限制因素,尤其在台 州北部如不采取特殊措施实难育成 功的可能。因此,冬季防寒就成了引 种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针对新围垦泥质土壤盐渍程度极高问题,研究了在新围垦地初期的前2年通过不同土壤改良工程措施对泥质土壤盐分、pH、地表植被等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1)3种不同工程措施,措施Ⅲ处理下植被覆盖度最高,达99%,植物种类最丰富,有8个.(2)3个试验地pH值都略有降低,但降低幅度均不大;3种不同措施对土壤均有不同的降盐效果,在0~10 cm表土层中,全盐量分别下降了5.96%、18.65%、34.71%;在20~30 cm土层中,全盐量分别下降了0.2%、4.5%、45.1%;在50~60 cm土层中,全盐量分别下降了0.1%、5.6%、57.7%,可见灌水洗盐处理降盐效果最好.(3)3种措施中Ⅲ费用最高,是I费用的6.63倍、Ⅱ费用的2.65倍;结合成本和实际操作,措施Ⅱ可行性较高.(4)在起垄的背上再进行筑敦造林可以大大提高苗木成活率,同时在造林中进行套种可提高成活率2%.  相似文献   
4.
茶-柿复合栽培对茶园生态环境及产品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浙江省天台县设置了茶、茶-柿2种栽培模式,对林地土壤、林地小环境及茶叶品质进行了分析,以期了解茶-柿复合栽培对土壤养分等环境因子、茶叶品质及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与纯茶园相比,茶-柿复合栽培模式夏季地表和近地30cm的湿度分别提高13.6%、18.6%;夏季地表和近地30cm的温度分别下降4.0、0.5℃;光照强度减少了660.22μmol.m-2·s-1;风速减弱了75%;土壤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分别提高了91.7%、150.0%。茶-柿栽培模式中春、夏茶的水浸出物、咖啡碱、氨基酸、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均高于纯茶园。  相似文献   
5.
扦插基质和插穗长度对三叶青扦插生根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6.
为了探索红紫芽茶树中花青素代谢及其调控机制,应用同位素标记相对和绝对定量(iTRAQ)技术比较分析‘紫鹃’茶树同一时期不同发育程度的紫叶与绿叶的差异表达蛋白。结果表明,‘紫鹃’茶树绿叶和紫叶差异表达蛋白共鉴定出798个,其中在紫叶中上调蛋白有533个,下调蛋白有265个。这些蛋白主要参与了以下生理过程:光合作用(占14.7%)、糖代谢(5.1%)、转录调控(18.5%)、蛋白质合成(11.4%)、细胞结构蛋白(6.9%)、信号转导(6.9%)、氨基酸代谢(3.8%)、花青素代谢(3.6%)、抗氧化胁迫(3.5%)、脂代谢(3.5%)和呼吸作用(0.4%)等。‘紫鹃’茶树紫叶中可溶性总糖含量的降低可能与花青苷大量积累有关。  相似文献   
7.
本研究通过肥力结构、pH、短截枝条、疏果等栽培技术措施的调节,使白砂枇杷受冻率、优质果率得到较大幅度的提高,为综合抗逆、优质生产提供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8.
天台鹅耳枥育苗试验初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播种育苗、扦插育苗2种方法,探讨不同的采种、播种时间对种子育苗出苗率、存苗率和苗木生长的影响,及ABT生根粉浓度、浸泡时间对扦插成活率和根长的影响。结果表明:10月28日采种、当年冬播较合适,出苗率和存苗率分别达到72%和52%,比春播分别提高32%和25%;6月21日采集插穗经ABT生根粉100 mg·kg-1溶液处理2 h扦插成活率较高,达27.7%,根长达14 cm。  相似文献   
9.
为了解生草栽培对杨梅Myrica rubra果园土壤养分与果实品质的影响,在浙江省仙居县杨梅主产区设置了大绿豆Phaseolus radiatus,天然生草和清耕(对照)3个处理,连续处理3 a后采集林地土壤和杨梅果实样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3 a的生草栽培,杨梅林地土壤pH值有所提高,但差异不显著;与清耕对照相比,0~20 cm土壤有机质、碱解氮、有效磷增幅分别为25.2%~48.9%,7.3%~10.5%,82.1%~291.1%,生草栽培也使杨梅产量提高了1 350~2 250 kg.hm-2,使可溶性固形物增加6.7%~20.0%,维生素C增加42.6%~51.1%,还原糖增加17.0%~25.1%,总糖增加9.7%~14.9%,而总酸则减少16.5%~35.4%,固酸比增加4.2%~6.2%。相关分析表明:林地土壤有机质能显著影响杨梅果实品质,栽培生草或采取免耕等均能提高杨梅林地土壤有机质,从而提高杨梅果实品质。  相似文献   
10.
对浙江省台州市4个县的90个油茶基地土壤样品中铅、镉、铜、锌、铬和砷含量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土壤中6种重金属均有检出,从平均值来看,重金属含量从高到低依次为Zn、Cr、Pb、Cu、As、Cd。对照浙江省森林食品基地环境质量标准,采用单因子指数和综合指数法对土壤进行了环境质量评价,各采样点土壤中各项重金属元素的单因子污染指数均小于1,但重金属综合污染指数接近清洁的临界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