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1篇
林业   8篇
农学   2篇
综合类   8篇
  2021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21 毫秒
1.
洞庭湖湿地生物多样性保护及其可持续利用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论述了洞庭湖区湿地的自然地理概况 ,分析了该区湿地的生物多样性现状及生物多样性保护存在的主要问题。在此基础上 ,提出了洞庭湖区湿地生物多样性保护及其可持续利用对策  相似文献   
2.
应用人工神经网络方法分别建立土地资源预测、森林蓄积量预测、各龄组蓄积量预测三层前馈反向传播神经网络模型对森林资源进行预测模拟.预测结果表明在小样本条件下,森林资源预测神经网络模型预测精度较高,开辟了森林资源预测新途径.  相似文献   
3.
西藏雅鲁藏布大峡谷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雅鲁藏布大峡谷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作为研究对象,从生物多样性保护、景观生态状况改善、教育科研价值、生态旅游价值4个方面,选取多样性、稀有性、代表性、自然性、适宜性、脆弱性、人类威胁7项I级评价指标,部分I级评价指标又分别构成Ⅱ级和Ⅲ级评价指标层,建立保护区生态评价层次结构模型,运用层次分析法对生态评价因子进行等级化处理,确定各评价指标的权重,计算各生态评价因子的评价指数.结果表明:准则层中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制约性最强,景观生态状况改善次之,生态旅游价值最弱.从指标层各指标对目标层的贡献来看,多样性最大,稀有性、自然性、代表性次之,适宜性、人类威胁再次之,脆弱性最小.最后,得出雅鲁藏布大峡谷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森林生态系统的综合评价指数(CEI)为0.945 l,说明该保护区森林生态系统的生态质量很好,具有极高的保护价值.  相似文献   
4.
根据游客对森林公园各旅游景观、景点游览方式的不同,分别采用面积法、线路法各景区、景点的日环境容量,并在此基础上测算出森林公园的日环境容量为11 390人次、年环境容量为288.45万人次;最大理论日游客容量为8 734人次,年游客容量为221.19万人次.为森林公园的旅游开发、旅游服务设施的建设以及森林公园的管理决策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千山仙人台国家森林公园风景资源评价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在对千山仙人台国家森林公园风景资源进行详细调查的基础上,分析其风景资源特点,分别采用定性和定量的方法,对公园的森林景观资源、地貌景观资源、天象景观资源、人文景观资源、风景资源质量、区域环境质量以及旅游开发条件进行全面评价,评价结果累计得分40.6,符合1级森林公园风景资源标准。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中国现有全部国家级森林公园调查统计,分析了我国国家级森林公园建设管理存在的问题;并基于“行政区经济”理论分析了问题产生的根源。提出了如下建议:一是参照国家公园体制管理国家级森林公园;二是优化国家级森林公园建设管理,将森林公园管理纳入科学、法治、制度化的轨道。  相似文献   
7.
陈端吕  李际平  邓立斌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22):10792-10794
森林经理工作实施需要良好的内部机制和外部环境,森林经理目标、经营对象和指导原则都体现着博弈的实质,应该引入博弈理论实现资源条件与外部环境良好协调。提出了森林经理工作实施过程存在国家、区域、企业(个体)三者博弈的规律,应当从生态、社会鍪兰箜目蟹评估与外书经济内书些等方面实施博弈思维转型,以完善森林经理的调查、规划与效益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8.
在实地调查和查阅文献资料的基础上,分析了贵州贵阳阿哈湖国家湿地公园的湿地资源类型、面积和分布,分析了湿地资源面临的制约因素,提出了阿哈湖湿地公园的资源保护对策与措施,以期为阿哈湖湿地公园的保护、管理与建设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9.
单木叶面积预测模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建立单木胸径和树冠长度与单木叶重量的相关模型和叶重量与叶面积的相关模型,推导出单木叶面积与单木胸径和树冠长度的经验回归方程,同时采用人工神经网络方法进行马尾松单木叶面积的预测研究,并与回归方程进行对比分析,人工神经网络模型的拟合结果优于经验回归方程的拟合结果。  相似文献   
10.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尖峰岭自然保护区生态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尖峰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研究对象,从生物多样性保护、景观生态状况改善、教育科研价值、生态旅游价值4个方面,选取多样性、稀有性、代表性、自然性、适宜性、脆弱性、人类威胁等7项Ⅰ级评价指标,部分Ⅰ级评价指标又分别构成Ⅱ级和Ⅲ级评价指标,建立多层层次结构模型对其进行生态评价,得出尖峰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森林生态系统的综合评价指数为0.806 9,说明该保护区森林生态系统的生态质量较好,具有较高的保护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