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林业   9篇
综合类   1篇
农作物   1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一、准备:①搭好水泥拱形大棚,大棚规格可大可小,大棚内装营养袋5-200万不等。②装袋:营养袋规格为8×12厘米或6-8厘米,基质为烧透的谷壳灰和过筛的黄泥土。体积为1:1,基质中不能有杂质,充分拌匀,装入营养袋,摆在大棚内。 二、移栽:①移栽:从省植物园购回组培苗,3天内,将组培苗放入清水内,洗净培养基,用镊子夹苗栽植。每个营养袋一株。栽好后,浇水,直至营养袋底层湿透。②移栽后的管理:移栽后半月内,主要进行防霉。每隔3天打药1次。用多菌灵和青霉素轮流杀菌。多菌灵浓度为800倍稀释液,青霉素浓度…  相似文献   
2.
如何提高赤桉34号组培苗扦插育苗成活率和壮苗率,在技术上关键要把好以下环节:1.基质营养袋准备要合理。无论组培苗,还是扦插苗需要的营养袋,其基质都要求是烧透的谷壳灰和过筛的黄心土,按1:1的比例,充分拌均,装于营养袋内,营养袋的规格为6×8厘米或8×12厘米。2.扦插移栽要及时。在移栽方法、营养袋基质、移栽后的管理控制情况一致的条件下,营养袋装袋与组培苗移栽时间间隔对组培苗成活率有一定影响。经对比试验,间隔时间1天,成活率95%,间隔时间1个月,成活率约70%,间隔时间2个月,成活率约50%,间隔时间100天以上,组培苗基本死亡。最好做到装…  相似文献   
3.
九疑山国家森林公园是我国华南地区重要的生态旅游胜地之一,其文化资源极其丰富,包括民间传学、历史遗迹、瑶乡风情和生态文化等。在九疑山生态旅游发展过程中,文化资源不是核心资源,但构成了九疑山生态旅游完备资源体系,是九疑山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资源保证。九疑山文化资源旅游开发要按照文化内容的不同,实施不同的开发策略。  相似文献   
4.
5.
永州市厚朴资源及产业化建设探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湖南永州厚朴主要产于道县、宁远、双牌,种植面积在2万亩,年产量在150t以上,调出量在100t以上,为全国厚朴三大主产区之一。本文在调研的基础上,分析了永州厚朴资源开发利用的现状,指出了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永州厚朴产业中急需解决的问题是引进资金和技术人才,组建集团公司。  相似文献   
6.
文章对零陵区古树名木资源的种类、数量、分布和生存状况进行了分析,指出古树名木保护管理中存在保护资金严重不足、法律体系不完善、群众保护意识不强、社会关注度不够等问题,提出了古树名木保护管理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竹基质与菌种密度对棘托竹荪产量及营养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棘托竹荪为研究对象,采用正交试验设计,探讨竹荪培养基质量与菌种密度对其产量和营养成分的影响,筛选最佳配比组合,旨在为竹荪种植提供科学的技术支撑。结果表明:鲜菇平均产量3.51 kg/m2、粗蛋白含量18.78%、粗纤维含量21.19%、总糖含量37.79%。不同处理组合间产量、粗蛋白和总糖差异极显著(P<0.01),粗纤维差异显著(P<0.05)。菌种密度和基质量各因素水平间仅产量差异显著,营养成分无显著差异,其中600 g/m2菌种密度的竹荪产量极显著大于400、800 g/m2,为4.54 kg/m2;16.0 kg/m2基质量的产量显著高于8.0、12.0 kg/m2,为3.95 kg/m2,3种主要营养成分随菌种量和基质量水平的增加呈异质性变化,二者的交互作用显著影响粗蛋白含量(P<0.05);极差分析结果显示,菌种量对竹荪产量、粗蛋白和粗纤维含量的影响大于基质,而对总糖含量影响与之相反。不同处理组合的种植支收比为(1∶3.77)~(1∶9.32),其中以每平方米林地采用16.0 kg基质种植600 g菌种收益最高,收益达54.9元/m2,支收比1∶6.62,但投入成本与产量收益呈非完全正比关系。本研究认为,尽管基质量和菌种种植密度不会单方面显著改变竹荪营养成分,但选择合适的配比对提高竹荪产量和优化支收比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竹林下日温湿度变化对棘托竹荪出菇动态及产量的影响,揭示出菇过程中温湿度的调控机制,为竹林下棘托竹荪的科学种植提供参考依据和技术指导。【方法】以棘托竹荪为研究对象,分别在湖南省的炎陵县和永州市竹林下开展相关研究,记录棘托竹荪出菇期日产量和竹林地表空气温度和相对湿度,拟合日产量动态曲线,并对其日产量与温湿度变化的相关性及不同温、湿度梯度下出菇日产量的差异进行了分析。【结果】出菇期竹林地表日均温度范围为21~32 ℃、空气相对湿度大于65%,且棘托竹荪日产量的变化较符合阻尼正弦函数的动态拟合曲线。虽然林地日均温、湿度及其昼夜差与竹荪日产量间均没有显著的相关性,不同平均日温、相对湿度的梯度间竹荪的日产量存在显著差异,其日产量在日平均温度为26~28 ℃和平均相对湿度为85%~90%时达到最大;除永州点的空气昼夜温差梯度之外,炎陵点的昼夜温、湿度梯度和永州点的昼夜湿度差梯度间的日产量均无显著差异。【结论】在出菇阶段,林地地表空气日平均温度为26~28 ℃、相对湿度保持在85%~90%,且相对小的温湿度变化更有利于棘托竹荪子实体的分化。  相似文献   
9.
红叶石楠扦插繁殖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红叶石楠当年嫩枝为扦插材料,采取正交设计和方差分析的方法,对不同基质配方、不同扦插时间以及不同浓度ABT 1号溶液处理等,对其扦插繁殖成苗率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采用黄心土与谷壳灰按1∶1混合基质,并掺0.2%复合肥,以ABT 1号100 mg/L溶液浸泡处理插穗1 h,其平均成苗率达93%。最佳扦插时间为5—6月。  相似文献   
10.
发展能源树种光皮树的探讨——以湖南永州市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光皮树(Swide wilsoniana Wanyer)是我国南方特有的一种木本油料植物,已被列为制造生物柴油的八大树种之一。本文从资源问题、分布特点、优树资源与经济产量及其开发利用等方面综述了永州市光皮树资源现状、分析了发展光皮树能源林的重要意义,并提出了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