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林业   7篇
综合类   2篇
畜牧兽医   1篇
  2014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为选择出适宜黑龙江不同平原区的寒地杨树扦插品种,收集小黑杨、黑林5号杨(A5)、大青杨等22个杨树无性系进行不同地区杨树扦插苗生长特性的比较试验。通过各品种杨树扦插苗苗高、地径、木质化程度及病虫害指数分析比较,初选出适宜三江平原区的小黑14、德杂1号、美黑3号、J7、甜×小黑等5个杨树扦插品种,适宜松嫩平原区的A5、小黑14、钻×俄和J7等4个杨树扦插品种。  相似文献   
2.
刺老芽育苗技术要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刺老芽(Aralia elata (Miq.))属五加科穗木属落叶小乔木,高达5m,花期8月,果期9~10月.主要分布在东北3省,多生长在阔叶林及针阔混交林内或林缘、山谷、阴坡较湿润处.其嫩叶芽具清香气味,为优良食用野菜.树皮、根皮入药,能健胃,活血止痛,能治疗慢性胃炎、肝炎等症.  相似文献   
3.
在优良种源、林分和优良单株选择及建立基因库的基础上,进行了种源间和种间杂交,杂交无性系繁育和测定,从而选育出10个山杨杂交新品系。研究结果证明,所选育出的A、1333、R、东二、AA、欧山、1134、1132、银×山和X等10个山杨杂交新品系都具有显著的遗传增益,其H生长与一般山杨基本一致,D1,3生长较一般山杨高50.96%,V生长较一般山杨高127.53%。这10个山杨杂交新品系均能适应小兴安岭山地的生态环境,尤其是优选出的A、1333、R和东二等4个最佳杂交品系,具有极显著的遗传增益。  相似文献   
4.
光肩星天牛幼虫空间分布型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光肩星天牛是糖槭、杨、柳、榆等树种的主要蛀干害虫之一。通过测定6种不同的判断空间分布格局的聚集度指标,并应用Taylor幂法则和Iwao回归分析法,得出光肩星天牛幼虫空间分布型为聚集分布,聚集原因是由本身的生物学特性和环境异质性共同作用引起的;另外,根据距离干基部的不同位置划分为3个高度,得出不同高度的虫口数量在1%水平达显著差异,且2m以上的虫口数量最多。  相似文献   
5.
森林旅游即利用一个地区的森林资源,举办林区特有的旅游项目,使旅游者能投身于大自然奇异风光和异常新鲜的空气。本文从分析森林旅游产业的问题入手,并进一步提出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6.
落叶松扦插繁殖配套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3个主要途径收集了落叶松优良品系,建立了采穗圃,营造了对比试验林。对优良品系无性苗扦插技术进行了较全面研究,结果表明:(1)在扦插基质选择上,以河沙为好;(2)插穗地径与生根有较大关系,采穗时应尽量剪取地径大于1.8 mm的插穗;(3)母树年龄越小,插穗生根效果越好,据此,采穗圃以经营5 a为宜;(4)不同品系落叶松的扦插生根能力不同;(5)不同配比、不同浓度的激素至关重要,采用IBA50%+IAA20%+NAA30%的质量分数为5.0×10-5 浓度溶液和IBA60%+IAA20%+NAA20%的质量分数为1.5×10-4 浓度溶液,辅以适量烟酸及链霉素等增效剂处理落叶松插穗,其生根可稳定在80%以上。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杨树新品系美黑3号与黑小2号在黑龙江省林区小气候平原区、三江平原、松嫩平原3~4a的区试评比,研究分析表明:美黑3号与黑小2号在抗性与速生性上均优于当地对照品种小黑杨。因此,美黑3号与黑小2号在以上3地区均适宜早期栽培。  相似文献   
8.
抗干旱耐盐碱树种的选择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肇东实验林场位于黑龙江省西部盐碱地中心地带,在苏打碱化草甸土、碱化草甸黑钙土等盐碱地类型上,引进400多个树种和无性系,经历50年,选出了A15杨、A43杨、小黑杨14,樟子松、黄榆、水曲柳、锦鸡儿、胡枝子、丁香、大扁杏等树种。同时,观察到造林对苏打盐渍土改良的初步效果。  相似文献   
9.
寒地杨树纤维用材林新品种杂交育种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为选育出适应黑龙江省气候条件的平原杨树优质速生纤维林新品种(系),有目的选配杂交组合,获得14个杂交种。初步选择种子饱满、种量大、杂种苗生长状况好的5个杂交组合,可望在试验林中继续选择抗性、速生、纤维含量高的优良单株,通过无性繁殖培育出适合东北地区种植的平原杨树纤维用材林新品种(系)。  相似文献   
10.
柳蝙蛾幼虫空间分布型及抽样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通过调查5块水曲柳标准地,采用6种不同的判断空间分布格局的聚集度指标和Iwao,Talor等回归分析法对柳蝙蛾幼虫的空间分布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柳蝙蛾幼虫的空间分布型为聚集分布,聚集的原因是由害虫本身的生物学特性和环境因子共同作用所造成.在此基础上建立了林间理论抽样数公式为N=t2(1.003/m+0.1566)/D2,为柳蝙蛾的调查取样和预测预报工作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