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1篇
林业   1篇
基础科学   1篇
  2篇
综合类   3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1.
2.
刘红洋  于伟  蔡月 《吉林农业》2011,(7):241-241
文章针对大型猪场的仔猪副伤寒并发传染性胸膜肺炎的传染病情况,简述了此类传染病的发病情况及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3.
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了解凤翔县土壤污染的现状及居民对土壤污染问题的看法,并对居民对土壤污染问题的意见进行总结分析,提出较为可行的建议,供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参考。  相似文献   
4.
蔡月 《南方农机》2019,(9):164-165
随着信息化技术的迅猛发展,传统教学模式日益突显出其局限性,已不能适应现在的教学需求。本文针对课堂上传统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结合先进的教学理念,适当引入信息化教学资源,引进多元化教学评价,设计出合理的教学安排。从而充分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延展课堂时间,丰富课堂活动,有效地提高了课堂效率,同时提升了教师的能力水平。  相似文献   
5.
有机黏土对污染土壤中苋菜生理和吸收积累菲、芘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蒲丽蓉  蔡月  王星皓  施维林  高娟 《土壤》2022,54(1):128-135
基于有机改性黏土具有廉价、高效吸附多环芳烃(PAHs)等特性,探究了3-巯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改性蒙脱土(TMSP-SMF)和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改性蒙脱土(CTAB-SMF)对污染土壤中PAHs的固定效果,并考察了其施用后对土壤理化性质、微生物群落以及植物吸收累积PAHs的影响.结果表明:TMSP-SMF和CTAB-S...  相似文献   
6.
沈连舟  蔡月  孙昭玥  蒲丽蓉  施维林  高娟 《土壤》2023,55(4):848-859
本文探究了纳米铁–生物质炭复合材料(nZVIBC)及其两种组成成分纳米零价铁(nZVI)和纳米生物质炭(nBC)添加到菲污染土壤后对土壤理化性质、苋菜生理功能以及菲在土壤–植物系统中迁移转化的影响。结果表明:nZVIBC的添加使土壤总有机碳含量提高为对照组的1.38倍,显著提高了土壤中菲的非解吸态占比(41.1%),显著降低苋菜根对土壤菲的生物富集系数(85.7%),抑制了土壤中菲的迁移能力;同时,nZVIBC的添加造成土壤中菲的残留量增至对照组的8.6倍,使苋菜地上和地下部分菲的积累量分别显著增加了42.9%和37.9%;此外,nZVIBC添加造成苋菜地下部分Fe含量上升42.0%,Mn含量显著降低74.9%。由于Fe元素和菲含量增加而导致的氧化胁迫,苋菜生物量显著降低了55.8%,但生物膜并未受到严重损伤。研究结果表明,nZVI会对苋菜正常生理功能和抗氧化能力带来不利影响,而nBC能够引起土壤有机质及菲含量形态的改变。nZVIBC作为多环芳烃(PAHs)污染修复材料可以有效降低土壤PAHs的迁移转化,适合用于土壤有机污染的原位化学修复,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7.
全球新技术革命和产业变革以及我国的国家发展战略都对高校的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在此背景下启动的“新农科”建设对林学类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林学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路径也随之有所改变。传统的林学专业人才培养体系主要存在对新时代背景下的林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及其内涵认识不足、专业课程体系设置不够合理、教学方法仍以灌输式为主、教学管理体制弹性不足、缺乏对学习过程的全面考核、实践教学内容简单易行、林科教协同育人力度不够、为学生提供的拓展国际视野的空间有限、对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视不够等问题,已经难以适应现代林业行业以及相关科技的快速发展,特别是难以满足“新农科”建设对林学专业人才培养的要求。为此,华中农业大学从“新农科”建设的角度出发,提出林学专业人才培养体系改革的思路,并着重从以下方面进行了改革探索。一是深刻领悟新时代林学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要求及其内涵,以培养高素质创新型或复合型专业人才为目标,构建“听、学、练、考、创”五位一体的人才培养方案。二是以“三全育人”和课程群建设为核心,构建包括微观、中观和宏观等不同尺度课程群的课程体系。三是推动课堂教学方式改革,构建包括国家、...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