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林业   12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作者曾以访问学者的身份在日本逗留了半年,在此期间对日本国有林的经营进行了调查研究。虽然中日两国国有林的性质不同,但同样存在着经济危困和企业亏损等问题。日本政府为了摆脱国有林的困境,采取了一系列对策,这些方面,值得我们借鉴。本文还分析了日本国有林在战后经历的三个发展阶段,介绍了日本国有林现行的计划体系及其演变过程,阐述了国有林经营的事业范围和组织管理机构。  相似文献   
2.
<正> 森林覆盖率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林业发展的重要标志之一。但是,有关森林的标准和森林覆盖率的计算方法意见纷纭,在林业区划和制定林业发展规划的工作中经常碰到这一问题。《林业调查规划》等刊物已发表多篇论文,展开了学术讨论。这是一个有关森林生态经济学的问题,值得我们认真探讨。  相似文献   
3.
关于我国林业发展战略问题,不少同志进行了广泛的探讨。本文拟着重从森林资源动态分析的角度,对林业发展战略问题进行论证。一、森林资源动态的分析现在,各方面人士对我国森林资源的问题议论较多,但引证的某些数据,由于森林调查的范围和技术体系不同,还缺乏可比性。从目前森林调查技术水平来看,只有  相似文献   
4.
日本是一个多林国家,也是林业比较先进的国家。日本的林业所以搞得好,其中重要的一条经验就是建立了一整套计划体系。有关这方面的资料都零星散见于各种书刊之中,为了解其来龙去脉,以供我们借鉴,现将有关材料归纳整理,综述如下:一、森林计划体系的沿革(一)四十年代以前——施业案时代~(7 8)从明治初年(1868年)起,西方资本主义文  相似文献   
5.
<正> 日本是一个多林国家,也是林业比较先进的国家。日本的林业所以搞得好,其中重要的一条经验就是建立了一整套计划体系。有关这方面的资料都零星散见于各种分刊之中,为瞭解其来龙去脉,以供我们借鉴,现将有关材料归纳整理,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6.
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试行)规定:“国营林业局、国营林场全部实行企业管理,以造林为主的林场,在进入采伐利用以前的整个生产过程,包括采种、育苗、造林、抚育、保护作为企业建设阶段,考核投资效果”.这项规定对国营林场的发展和巩固,提高经营管理水平是一项重要措施.但是,国营林场如何实行企业管理?这是值得我们认真探讨的问题.目前,我国的国营林场是事业单位,主要是用行政办法管理,实  相似文献   
7.
在物质资料生产实践中,经济效果的概念可以具体化为:对获得一定数量的使用价值而进行的实践活动所作出的劳动占用或劳动消耗和节约程度的评价.经济效果的大小可以用生产中所占用的劳动量或所消耗的劳动量的多少来衡量,也可以用等量劳动占用或等量劳动消耗所获得的使用价值量的多少来衡量.简而言之,讲究经济效果就是要算经济账.要以最少的物化劳动和活劳动的消耗量,生产出最多最好的社会产品.  相似文献   
8.
森林资源状况指标体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森林资源是林业的物质基础,是研究一切林业问题的核心,森林资源的状况是衡量林业工作成效的最重要的标志。1987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森林资源管理的指示中规定:“实行领导干部保护、发展森林资源任期目标责任制”,“森林资源的消长,应作为考核县级领导政绩的主要内容之一”。如何衡量和考核森林资源的状况,需要采用一定的技术  相似文献   
9.
我国森林资源贫乏,林业生产落后,与国民经济的发展很不适应,供需矛盾十分尖锐。要从根本上改变林业落后的面貌,必须坚决贯彻以营林为基础,造管并举,造多于伐,采育结合,综合利用的方针。这是多年林业生产实践中逐步形成的,反映了林业生产客观规律的要求。建国以来,我国在营林方面投入了大量资金,但收效不大,造林保存面积只有造林  相似文献   
10.
一九七一年,全国林业工作会议上提出的《全国林业发展规划》(草案)中规定:“江苏省要在十五年左右达到地方用材基本自给。”一九七八年的全国林业会议上,又重申了这个要求。一九八○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开展植树造林的指示中又强调:“少林缺材的省(区),更要力争早日实现木材自给或半自给。”中央再三强调这个问题,我们务必认真对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