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3篇
林业   7篇
综合类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毛竹林主要害虫工程治理技术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竹产业是浙江省龙游县最具优势、最有发展潜力的支柱产业。全县现有毛竹(Phyl lostachyspubescensMazelexH.deLehaie)林面积21344hm2,占有林地面积的35 2%,竹业年产值达10亿余元。毛竹主要虫害是该产业发展的最大障碍之一。为寻求安全、有效的治理技术,实现毛竹林主要害虫的可持续控制,自1990年以来,结合竹林生产防护,作者开始对毛竹林主要害虫的综合治理技术进行研究,并于1998年正式立项实施毛竹林主要害虫工程治理。1 工程治理区概况工程治理区毛竹林面积19449.7hm2,占全县毛竹林面积的91 2%,涉及7乡1镇。竹林集中连片,单一纯林占88 7%…  相似文献   
2.
家扁天牛是古建筑房屋木材的主要害虫之一.在浙江龙游该虫1 a发生1代,成虫、幼虫均在木材中取食,幼虫6龄,以2~4龄幼虫在蛀道内越冬,4龄幼虫占78%,6月中旬始羽化,6月底至7月初为羽化高峰期,7月中旬终见;成虫羽化后,夜间出孔活动,爬行,啃食原被害木作补充营养,未见有迁飞行为.雌成虫平均孕卵数80.17(27~148)粒,卵单产或条产或片状无规则成块产于木材的缝隙、虫孔内,偶产木材表面.该虫适生在干燥、通风的古旧建筑房屋木材内.综合运用检疫管理、8%绿色威雷200倍液喷雾能有效地防治该虫.  相似文献   
3.
竹广肩小蜂和竹瘿长尾小蜂是竹瘿小蜂的优势种。研究表明竹广肩小蜂每年1 代, 以蛹在虫瘿内越冬;成虫在3 月下旬至4 月下旬出瘿;幼虫5 龄, 发生期在4 月上旬至9 月中旬。竹长尾小蜂每年1 代, 以幼虫在虫瘿内越冬;成虫于4 月中旬至5 月上旬羽化出瘿, 产卵于已被竹广肩小蜂产卵的芽中;幼虫孵化后占据竹广肩小蜂的虫瘿, 幼龄时可食竹广肩小蜂幼虫尸体;幼虫5 龄, 发生期有5 月上旬至次年3 月下旬, 9 月后渐入老熟越冬。对这2 种小蜂的卵形态和各虫态生活习性也作了观察研究。表1 参3  相似文献   
4.
根据衢州市特定的区域特点,通过剖析松材线虫病传入的潜在风险和危害性,比较防范优势,从森林生态环境保护和区域经济发展的战略高度,提出狠抓责任制度落实、完善信息互通机制、加强外堵内查监管力度、健全检疫监测体系、推进涉木企业集中布局和加快林种结构调整的防范对策。  相似文献   
5.
竹卵圆蝽发生与环境因子的关系及防治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浙江省龙游县,竹卵圆蝽发生与海拔关系不明显,与经营措施和坡向有密切关系;当3月日平均气温回升到10℃时,越冬若虫开始上竹取食;成虫、若虫喜食老竹,老龄竹被害后可加速死亡;竹卵圆蝽的防治可以采用垦复、涂油环、人工捕杀、竹腔注射2.5%高渗吡虫啉原液1.5mL/株和用8%绿色威雷200倍液在竹秆基部喷50cm宽的药环等措施。  相似文献   
6.
龙游县马尾松毛虫的发生分安全区、偶灾区和常灾区3种类型,安全区基本呈无虫状态、常、偶灾区1987年前每2-3年和6-7年大发生1次,1987年后每3-4年和6-7年有一个幅度小、时间短的虫口上升期。该县白僵病的流行是抑制松毛虫种群增长的主导因子,其次是赤眼蜂的寄生,因此,采用以营林措施为基础,生物预防为主、化学防治为哺的的综合治理的适合该县的防治策略的。19811884年共为松林挽回经济损失335  相似文献   
7.
马尾松毛虫种群动态和综合治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龙游县马尾松毛虫的发生分安全区、偶灾区和常灾区3种类型,安全区基本呈无虫状态,常、偶灾区1987年前每2~3年和6~7年大发生1次,1987年后每3~4年和6~7年有一个幅度小、时间短的虫口上升期。该县白僵病的流行是抑制松毛虫种群增长的主导因子,其次是赤眼蜂的寄生,因此,采用以营林措施为基础,生物预防为主、化学防治为辅的综合治理的是适合该县的防治策略的,1981~1994年共为松林挽回经济损失3356.2万元,获经济效益3024.5万元,同时取得了明显的生态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8.
竹卵圆蝽综合防治技术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竹卵圆蝽的防治,可结合营林生产进行冬季垦复施肥,防治效果达50%左右;黄油加机油以2:1的比例混合在竹基部涂油环15cm,效果达99.7%用50%甲胺磷于竹基打孔注射原液工1ml/株,效果这92%以上。以上各种措施在竹林中结合应用,可达到防治的目的。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