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5篇
林业   3篇
农学   8篇
综合类   15篇
农作物   3篇
畜牧兽医   4篇
园艺   1篇
植物保护   4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5年   3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生防菌剂灭线灵防治烟草根结线虫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结线虫病是西南地区烟草重要病害之一,发生危害与植烟土壤中线虫含量,土壤湿度密切相关,利用生防菌剂灭线灵防治烟草根结线虫病,重病区每株施用量2.5 g,轻病区1.5~2 g,施用方法以移栽前拌营养土塘施为优,防效在61 %左右.  相似文献   
2.
繁殖鹌鹑,要会鉴别其雌雄。根据我两年来养鹑经验,对雌雄鉴别有几点体会。雏鹑长到20日龄后,羽毛一般可长齐,就可以鉴别雌雄。雄鹑的颌下羽毛一般为黑色,胸部为黄褐色;随着日龄增长,两颊黄褐色逐渐加深,并与胸部黄褐色连接;喙部多为黑色。雌鹑的颌下羽毛一般为淡灰色;胸部为灰白色,间有黑点  相似文献   
3.
论述了创建国家森林城市的必要性,提出了创建国家森林城市的主要措施,以为我国创建国家森林城市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为探究花绒寄甲对南方垂柳主要天牛害虫防治效果,在对赣州市垂柳天牛种类进行调查和鉴定的基础上,采用不同释放时期、不同释放数量和花绒寄甲不同寄主种群,开展了防治效果对比试验。结果表明,赣州市垂柳上的主要天牛有光肩星天牛(Anoplophora glabripennis)、云斑天牛(Batocera horsfieldi)、星天牛(A. chinensis)和桑天牛(Apriona germari)共4种,且它们具有不同的生态位,优势天牛为光肩星天牛。花绒寄甲成虫对这4种天牛均有较好的防效,且4月初释放的防治效果显著高于9月中旬释放的效果。天牛虫口校正减退率与花绒寄甲释放数量呈极显著的2次多项式正相关关系,以每虫孔释放4头花绒寄甲成虫最为经济有效。释放不同寄主来源的花绒寄甲种群在释放的初期表现出对其自身寄主的嗜好性、对非靶标寄主的弱寄生性,但经过多代的适应后,均可表现出对目标寄主相似且较高的防治效果。试验表明,花绒寄甲成虫释放后40 d,防治效果较低(40%~60%),而防治1年后,防治效果均在80%以上,即防效的评价时间应选择在释放1年以后,才能得到准确的防效。南方可于4月初、按4头/虫孔...  相似文献   
5.
本研究测定了饲养密度、温度与花绒寄甲成虫产卵量及寿命的关系,及营养缺乏条件下成虫的耐饥饿能力.结果表明,饲养密度和温度对松褐天牛生物型花绒寄甲产卵量均有显著影响.在单盒容积为1 552.5 cm3的饲养盒中.50头/盒和60头/盒的花绒寄甲单雌产卵量最高,但后者总产卵量更高,60头/盒为最佳饲养密度.营养充足时,在23~26℃下,成虫产卵量最大,产卵高峰期为5-7月,10月产卵量最低.人工繁育花绒寄甲的最适温度为23℃.成虫累计死亡率与饲养密度存在显著正相关.30~80头/盒饲养密度下,密度越大,死亡率越高.在营养缺乏条件下,23、26和29℃下的成虫死亡率达50%的时间分别为170 d左右、160 d和120 d.表明该生物型花绒寄甲具有极强的耐饥力,且其寿命长短与温度相关.  相似文献   
6.
河西棉区是甘肃省棉花主产区,棉花也是当地的主导产业。长期以来,河西棉区在“矮、密、早”,栽培模式下,运用肥水、化学调控、打顶整枝、综合防治等手段,棉花生产有了较快发展,但随着品种的更新和棉田密度的增加,如果管理不当容易造成田间郁闭,影响纤维品质和产量。在棉田田间管理中的肥水运筹,合理整枝已形成成功模式的前提下,应用缩节胺实行全程系列化控制能有效地防止徒长,增产效果稳定,且其技术安全、简易,棉农容易掌握,已成为进一步挖掘单产潜力的新增长点。  相似文献   
7.
航天诱变对棉花农艺经济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航天育种是利用卫星、飞船等返回式航天器将作物的种子、组织、器官或生命个体搭载到宇宙空间,在强辐射、微重力、高真空等太空诱变因子的作用下,使其遗传性状发生变异,利用有益变异选育出农作物新品种的育种新技术.  相似文献   
8.
快速掌握松材线虫在其致病死松树体内的分布和种群动态对松材线虫病的早期诊断和除治具有重要的作用。于2016-2018年每个月在疫区不同小班中选择疑似松材线虫病松树作为样株,并对样株中不同部位进行取样,采用贝尔曼漏斗分离法统计松材线虫的种群密度,分析松材线虫在受害马尾松树体内的分布规律及种群消长动态。结果表明,每月均能在病死松树中检测出松材线虫,但检出率在不同月份间差异显著,其中以3月份检出率最高(84.09%),7月份最低(10.53%);松材线虫种群密度以6—9月份最低(59.37头/g),以11—4月份最高(118.03头/g);在垂直分布上,当整树虫口密度较高时,松材线虫在病树上的种群密度随树高高度的增高而增多,而虫量较少时则结果相反;在水平分布上,以向阳面深入木质部3~5 cm处最多,而树皮外缘1 cm左右和髓心部分的松材线虫含量极少。这些结果进一步说明松材线虫的种群密度和分布依不同月份和不同部位存在差异,且在3月份对疫木向阳面木质部3~5 cm处进行取样,能有效提高松材线虫的检出率和监测结果,为及时及早发现新疫点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气象因子对赣南桉树枝瘿姬小蜂成虫发生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桉树枝瘿姬小蜂在赣南发生蔓延速度很快,为摸清桉树枝瘿姬小蜂种群在赣南的发生规律及气象因子对其发生的影响,调查研究了该蜂的种群消长动态,并结合当地的主要气象因子,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和逐步回归等方法对成虫发生量与气象因子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月平均气温(x4)和月最高气温(x5)这两个气象因子对桉树枝瘿姬小蜂成虫数量有显著影响,呈显著正相关关系。最优回归方程:y=-145.579+2.503x4+5.063x5;桉树枝瘿姬小蜂成虫数量与月平均最低气温月平均最高气温、月最低温度、相对湿度虽也有一定关系,但无较大关系,均为不重要变量。  相似文献   
10.
松褐天牛在松材线虫病病死树上的垂直分布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松褐天牛是典型的钻蛀性害虫,林间天牛种群密度调查及其防治极为困难。了解松褐天牛在松材线虫病枯死树上的垂直分布情况,旨在为松褐天牛的林间虫情调查和危害程度估计提供一种方便快捷的简易方法。【方法】采用随机抽取、逐株逐段调查统计法,于2015-2017年在江西省赣州市峰山国家森林公园系统调查了松褐天牛在松材线虫病死树上的产卵刻槽、侵入孔和羽化孔的垂直分布并分析了它们间的数量关系情况。【结果】松褐天牛产卵刻槽,在株高8 m时,主要分布在树干中段,占全株的46.07%,而株高≥8 m时,主要分布在树干下段,占53.687%;幼虫侵入孔和成虫羽化孔在病树上的数量分布:树干中段下段上段,中段均占50%左右;产卵刻槽、侵入孔和羽化孔的数量与树干高度呈正相关关系。伐桩上没有发现产卵刻槽,且侵入孔、羽化孔数量也极少,分别占总株侵入孔数、羽化孔数的0.54%、0.29%。树干下段虫孔数量(即下段产卵刻槽、侵入孔和羽化孔数量)与整株羽化孔数量均呈极显著相关关系,但根据下段侵入孔数量来推算整株羽化孔的数量更为准确、可靠。【结论】根据下段侵入孔数量来推算整株羽化孔的数量,是松褐天牛林间虫情调查的一种方便快捷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