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林业   5篇
综合类   2篇
  2018年   2篇
  2012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通过近几年的试验、示范,不断完善山区杂交玉米配套栽培技术措施,从而提高单位面积产量,有效地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相似文献   
2.
利用IN-SITU技术,以洱源县山区典型地带保存较好的旱冬瓜阔叶林为参照,选择自然植被破坏后形成的坡耕地、针叶林地、针阔混交林地、桉树林地等不同利用类型土壤性质变化的样地进行长期定位研究,测定土壤有机质、全氮、水解氮、速效磷、速效钾.研究其水平空间变化、垂直空间变化及季节动态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3.
遥感图像分类后处理3种实现方法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图像分类后处理是图像分类制图过程中十分重要的一个步骤.利用ERDAS IMAGE软件进行图像分类,在此基础上比较分别基于ERDAS、ArcGIS 9.0和Arcinfo Workstation的3种图像分类后处理方法的处理效率与效果.结果认为,基于ArcInfo的workstation的分类后处理效率最高、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4.
碳储量数据是研究许多林业问题和生态问题的基础。在收集前人研究资料、野外实地调查数据与森林资源二类调查资料的基础上,构建了广南县杉木林各器官碳储量估测模型、林分碳储量估测模型,并运用所构建模型进行林分碳储量估测;基于Arc GIS平台分析广南县杉木林碳汇量的分配特点。结果表明,广南县现有杉木林碳汇量为45.6万t。杉木碳汇量在空间上的分配受海拔、坡度、坡位等的影响。从海拔来看,杉木林碳汇量主要分布在1 000~1 600 m,碳汇量合计为41.1万t,占总碳汇量的90%以上;从坡度来看,碳汇量集中在坡度15°~35°,碳汇量为43.8万t,约占杉木林全部碳汇量的96.0%;从坡位来看,在平地上杉木碳汇量很小,在山地上碳汇量为45.1万t,约占杉木林总储量的98.9%。  相似文献   
5.
以牛栏江—滇池补水工程为研究对象,采用野外实地调查与3S技术相结合的方法,在两期Landsat TM遥感影像图的支持下,应用监督分类对评价区遥感影像图进行了解译,将评价区植被划分为常绿阔叶林、落叶阔叶林、暖性针叶林、灌丛、草丛5类,并进行了区域内监测期间植被类型的面积变化及景观生态评价。最终为该补水工程建设的生态监测提供依据。结果显示:牛栏江—滇池补水工程对植被造成一定的破坏和影响,但这种影响及破坏仍维持在生态系统可承受的范围内。  相似文献   
6.
利用IN—SITU技术,以洱源县山区典型地带保存较好的旱冬瓜阔叶林为参照,选择自然植被破坏后形成的坡耕地、针叶林地、针阔混交林地、按树林地等不同利用类型土壤性质变化的样地进行长期定位研究,测定土壤有机质、全氮、水解氮、速效磷、速效钾.研究其水平空间变化、垂直空间变化及季节动态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7.
泽兰尾孢菌的产毒培养与毒素提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不同培养基质、培养时间、培养初始pH值、振荡培养、光照等进行研究,探索泽兰尾孢菌的产毒条件.结果表明:泽兰尾孢菌的最佳产毒条件是在PD培养液中调节初始pH值为中性、采用自然昼夜交替的光照条件全振荡发酵8 d.通过5种不同极性的有机溶剂提取毒素物质,并进行生物检测,结果显示:毒素易溶于大极性有机溶剂,且甲醇能够充分提取毒素.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