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篇
  免费   3篇
林业   23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受竹青虫Loudontadispar(Kiriakoff)危害,竹叶受害率分别为对照,35%,70%,95%,其他因子相似的毛竹林内各设置400m^2的标准地3块,测定受害后第一年与第二年的新增立竹量,并以其标准根与新增立竹价值进行差异显著性检验,确定毛竹林受竹青虫危害的第一允许水平为63%,第二允许水平为89%。  相似文献   
2.
竹蔸注射防治黄脊竹蝗大田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桃江县龙溪乡266.7hm^2竹林内的158块产卵地中,根据立竹胸径大小,每竹注射甲胺磷或氧化乐果1~5ml防治上竹取食的跳蝻。只需1次注射,并可防治整个孵化期陆续出土、上竹取食的跳蝻,防治效果为98.2%。是一种治点保面、治早治小、简便适用、易于操作、节省劳资、群众乐于接受的好方法。  相似文献   
3.
竹蝗化学防治可分为4个阶段,即:产卵地跳蝻防治阶段、漏治产卵地跳蝻防治阶段、散蝗诱杀阶段、集中交尾成蝗防治阶段。其系列化学防治技术介绍如下:1.产卵地跳蝻化学防治技术产卵地的跳蝻出土后,用林丹粉等药效期较长的药粉进行多次防治;或在5月中旬开始对产卵地上的毛竹依小到大每竹注射3-5ml甲胺磷原液,对产卵地上跳蝻进行一次性防治。两种方法可任选一种,一般稀竹林用注射办法,密竹林用粉剂防治。据跳蝻出土有1个月左右时间的特性,用林丹粉防治。当每公顷每日孵化跳蝻超过2175头时,以林丹粉每公顷每次15公斤喷施防治。对首批…  相似文献   
4.
黄脊竹蝗诱杀剂配比筛选试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根据竹蝗诱杀剂原6号配方增加4个配比对竹蝗进行诱杀试验,结果表明,4个晴日内2号配比、3号配比、4号配比诱杀竹蝗效果与原6号配方无显著性差异;对以上配比成倍加水作诱蝗持效观察,结果表明2号锋、3号籍诱杀竹蝗效果与原6号配比加水后的诱蝗效果比无显著性差异。防治竹蝗可根据具体情形选择人尿、杀虫双自己方不同自己比施药。  相似文献   
5.
针对松褐天牛等鞘翅目害虫迁移产卵规律,将诱瓶在松树离地面约1.3 m处系挂、设成诱杀天牛等鞘翅目害虫的陷阱,再喷施药杀天牛的微胶囊农药,达到有效、低成本防除的效果.这一发明专利技术,创新了松褐天牛等鞘翅目害虫的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6.
选用杀虫双水剂、高效氯氟氰菊脂微胶囊、噻虫啉微胶囊、乙酰甲胺磷等4种农药喷雾防治集中交尾、打孔成蝗试验。结果表明:以18%的杀虫双兑水15倍,提前防治成蝗于其选定的集中产卵(地)处的效果最好,其成本最低,毒性最低。进一步大面积应用试验,也证实了这一方法治蝗是简便而有效的。  相似文献   
7.
黄脊竹蝗诱杀剂筛选试验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根据黄脊竹蝗的趋性 ,本文采用 8种配方在林中对竹蝗进行诱杀试验。试验结果表明 ,白酒兑杀虫双以 2∶1的比例诱杀竹蝗效果最好 ,人尿兑杀虫双诱杀效果次之。杀虫双及水兑杀虫双都可作诱杀剂 ,但以杀虫双兑 1倍水诱杀竹蝗成本最低。  相似文献   
8.
黄脊竹蝗集中产卵地的识别与测报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测定黄脊竹蝗产卵量的基础上,观察黄脊竹蝗的迁飞落脚交尾地、鸟啄卵块留下的痕迹、立竹下方枝盘竹叶被害症状等产卵地的直观识别特征,可快速准确识别黄脊竹蝗集中产卵地。根据黄脊竹蝗造成的立竹下方枝盘竹叶被害程度制定了卵粒密度查定表,可测报集中产卵地卵粒密度和次年跳蝻发生面积、危害程度;根据集中产卵地上跳蝻先喜取食立竹顶梢竹叶造成的危害程度制定了立竹上已有跳蝻密度查定表,可测报跳蝻发生面积与危害程度。  相似文献   
9.
在受竹青虫Loudontadispar(Kiriakof)危害,竹叶受害率分别为对照、35%、70%、95%,其他因子相似的毛竹林内各设置400m2的标准地3块,测定受害后第一年与第二年的新增立竹量,并对其标准根与新增立竹价值进行差异显著性检验,确定毛竹林受竹青虫危害的第一允许水平为63%,第二允许水平为89%。  相似文献   
10.
黄脊竹蝗(CeracriskiangsuIsai)是桃江县楠竹的主要食叶害虫。从1639年起,蝗虫侵袭县境内竹林32万亩,损失楠竹7000多万根,桃江县人民最初是敬灭蝗神,1929年以后是火烧跳蝻、挖卵、六六六粉杀蝗等。到1951年全县危害10.64万亩,当年从县到区层层建立了治蝗指挥机构,全县组织5万多人上山挖卵捕蝗,挖卵块1.4万多kg,捕蝗虫10.5万多kg,次年又将治蝗任务包干到户,组织10.3万人上山治蝗,效果很好。1963年用烟雾剂,尿草把,飞机治蝗,3个月投入劳工5.97万个,施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