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林业   10篇
综合类   3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区域竞争力是能支撑一个区域持久生存和发展的力量,即一个区域在竞争和发展过程中与其他区域相比较所具有的吸引、争夺、拥有、控制和转化资源,争夺、占领和控制市场的能力。它主要体现为一个地区集散资源、创造财富、提供服务以及带动和辐射周边地区发展的能力。因此,区域竞争力水平提升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成为当前竞争力研究领域的热点。  相似文献   
2.
资源县根据本县水资源丰富,植物种类繁多的特点,从1985年以来在搞好人工造林的同时,狠抓封山育林工作。到目前为止全县封山育林总面积84万多亩。经检查验收,封育成效好的49万亩,其中以马尾松为主的用材林面积38万亩,占成效面积的78%,以杂木为主的防护林面积11万亩,占总面积的22%。现在封山面积有35万亩。根据标准地调查,封山五年的林地,每亩平均有幼树158株,林分平均高4.5m,平均胸径3.8cm,林相整齐,长势良好,达到人工造林的标准。几年来全县通过封山育林,绿化程度提高了20.40%。1989、1990连续两年获自治区封山育林三等奖,主要做法是:  相似文献   
3.
4.
漓江水资源环境问题的景观生态学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漓江风景区是驰名中外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每年接待国内外游客1 000多万人次,旅游收入达50亿元.但是,近年来随着工农业的快速发展,旅游开发力度的加大,人民生活水平的迅速提高,其生态环境问题日趋严重,主要表现在漓江汛期洪水泛滥、枯水期径流量变小、时间延长,由此引发河流自净能力降低,景区环境污染加重,水质变差,景区美景度和旅游承载力下降.漓江是漓江风景区的核心景观要素,漓江景区的很多生态环境问题均由漓江水资源环境问题引发.该文依据漓江水文观测资料,从景观生态学角度探讨解决其水资源环境问题的对策,为漓江风景区旅游可持续发展寻求新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5.
广西五种食用蕨类植物的引种栽培技术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蕨(Pteridium aquilinum var.1atiusculum);紫萁(Osmunda japonica);毛轴蕨(Ptetidium rdvolutum);菜蕨(Callipteis esculenta)和短羽蹄盖蕨(Athyrium pachyphyllum)是广西山区群众传统食用的5种蕨类植物。人工引种栽培试验的结果表明,这5种食用蕨类植物对人工栽培具有较强的适应性,栽培技术可行,并且能够取得较高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6.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是在坚持集体林地所有权不变的前提下,依法将林地承包经营权和林木所有权以家庭承包方式落实到集体经济组织的农户,确立农民作为林地承包经营权人的主体地位。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是农村系列改革的继续和深化,是党和国家土地承包政策从耕地向林地延伸和促进林农就业增收的重大举措。研究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是当前深化“三农”问题研究的热点。  相似文献   
7.
随着全球环境问题的加剧,景观生态规划学原理已逐步渗透到各环境规划领域,本文以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新校区的绿地环境规划为例,对景观生态规划学原理在大学校园绿地环境规划中的应用做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8.
桂西喀斯特石漠化区不同岩性土壤与植被调查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通过对桂西喀斯特石漠化较严重的都安、东兰、巴马、凤山、乐业等县的野外调查发现,该地区成土母质分别起源于可溶性较强的石灰岩和白云质石灰岩地层(简称石灰岩组合基岩)和可溶性较弱的灰质白云岩或白云岩地层(简称白云岩组合基岩)。这2类基岩发育的土壤无论是土层厚度、pH值、有机质含量,还是全氮、全磷和全钾等含量都存在一定的差异,其植被覆盖情况也有一定的差别,在石漠化治理中应根据不同岩性及其土壤和植被特点采取不同的生态恢复措施。  相似文献   
9.
以泛漓江流域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能力为研究目标,从乡村旅游开发条件、旅游经济效益、旅游社会文化影响和旅游环境效益4个方面设置了道路通畅度、旅游资源品位、旅游行业监管力度等20个指标,运用层次分析法对泛漓江流域乡村旅游可持续开发能力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目前该区域乡村旅游发展可持续度指标值为0.832,乡村旅游发展尚可持续。同时提出仍存在诸多不利发展的因素,有待在今后的乡村旅游开发中加以解决。  相似文献   
10.
该文分析了广西森林生态旅游发展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指出人才问题是影响广西森林生态旅游快速发展的主要问题之一。该文认为,广西森林生态旅游人才培养存在“对专业的重要性认识不足,专业方向不够明确;课程体系的设计缺乏操作性和针对性;人才培养层次不合理,培养规模小,数量上不能满足社会需求;偏重专业知识教育,缺乏学生综合能力和艰苦创业素养的培养;师资力量薄弱,教学质量难以保证;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方法落后,教学效果受到影响”等问题。该文提出,要结合广西森林生态旅游资源的特点,培养实用型人才;要重视意志品质教育,培养学生吃苦耐劳、艰苦创业的职业素养;要以就业为导向,使课程设置和教学安排与森林生态旅游景区的岗位要求相衔接;要与国际接轨,培养能接待境外游客特别是东盟国家生态旅游者的高素质人才;要采取各种措施,造就一支高素质的师资队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