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林业   2篇
综合类   1篇
  2013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5 毫秒
1
1.
我们通过反复实验,对洋葱根尖细胞有丝分裂石蜡切片制作过程,进行了一些经验总结,以供同仁参考。  相似文献   
2.
川中丘陵地区家栖鼠类喜食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四川南充市郊区住宅内对鼠类进行现场选食性试验,观察家栖鼠类的喜食性.结果表明:在充足投喂大米、红薯、玉米和小麦4种食物时.3-4月取食量最大的为大米.其次为红薯和玉米,最少为小麦.10-11月取食量最大的仍然为大米,其次为玉米、小麦和红薯.经单因素方差分析,两次实验各种饵料取食量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因季节及鼠本身状况的不同.当地家栖鼠类喜食性有所变化.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究微尾鼩的年龄分布与性比,为进行种群数量预测奠定基础。[方法]将捕获于四川南充市郊的929只微尾鼩(434♂,495♀)分为4个年龄组,分析了12个月的微尾鼩性比、年龄组成及其季节动态。[结果]12月至次年2月为低数量期,种群中以亚成体组(Ⅰ)为主;4~9月为高数量期,雌、雄性都以成体二组(Ⅲ)为主。除亚成体组(Ⅰ)雄性略多于雌性以外,捕获的雌性个体多于雄性(♂/♀为0.88),但经过卡方检验各组性比均符合1∶1的比例。在调查期间,各月的性比♂/♀值在0.64~2.00,9月捕获的雌性个体比雄性多46.67%,差异显著。[结论]微尾鼩越冬个体以亚成体组(Ⅰ)为主,各年龄组性比为1∶1。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