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1篇
林业   3篇
综合类   5篇
农作物   1篇
畜牧兽医   3篇
园艺   1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0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观赏桃的栽培历史悠久,开花早而繁茂,花型艳丽各异,深受人们的喜爱。本文就其分布特点、生物学习性、品种特性、繁殖栽培技术、病虫害防治及应用研究方向,对观赏桃进行介绍。  相似文献   
2.
申晨 《农技服务》2009,26(11):54-54,72
针对绿化植物养护中的重发病虫害,提出了检疫防治、园林技术措施防治、物理及机械防治、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等治理策略,以保证植物健康生长。  相似文献   
3.
着重介绍了徐州市园林绿化中彩叶树种的应用配置现状、优势劣势以及所要注意的问题等,以供园林绿化参考。  相似文献   
4.
5.
为研究同型发酵乳杆菌对低水分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青贮发酵品质及体外消化的影响,本试验以田间晾晒5 h后的紫花苜蓿(干物质含量为50%)为原料,添加不同种类同型发酵乳杆菌[棒状乳杆菌(LCO)、干酪乳杆菌(LCA)、植物乳杆菌(LP)和戊糖乳杆菌(LPE)],调制青贮饲料,青贮60 d后,测定其发酵品质,基于康奈尔净碳水化合物-蛋白质体系评价其营养价值,并采用体外产气法评价其消化效率。结果表明:LPE处理组青贮饲料pH值显著低于其他各组(P<0.05)。与对照组相比,LCO,LCA和LPE处理组氨态氮含量均显著降低(P<0.05),各处理组的非蛋白氮含量均显著降低(P<0.05),LP和LPE处理组快速降解蛋白和中速降解蛋白含量均显著升高(P<0.05),而LP和LCA组快速降解碳水化合物显著降低(P<0.05)。体外发酵试验中,LPE组青贮饲料产气量、干物质消化率和中性洗涤纤维消化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因此,干物质含量为50%的低水分紫花苜蓿青贮饲料中,添加戊糖乳杆菌能够提高其发酵品质、营养价值及体外消化效率。  相似文献   
6.
本试验以种植在雁北地区的8个玉米(Zea mays)品种为试验材料,于乳熟-蜡熟期刈割,测定产量并制作袋装青贮,发酵60 d后比较不同品种全株玉米青贮的营养价值、发酵品质、细菌群落结构和中性洗涤纤维降解率,旨在为该地区玉米品种的选择提供数据支撑。结果表明:‘强盛103’‘承玉309’和‘太育1’具有较高的鲜草产量和干草产量;‘强盛103’和‘太育1’组青贮饲料pH低于3.80;‘太育1’组青贮饲料具有最高的淀粉含量和最低的中性洗涤纤维含量(P<0.05),‘强盛103’和‘隆平207’次之;各品种青贮饲料中性洗涤纤维降解率由高及低依次为‘太育1’、‘中地103’、‘承玉309’、‘强盛103’、‘利禾1’、‘隆平207’、‘华美玉336’和‘中地88’;各品种全株玉米青贮中以厚壁菌门相对丰度最高,其中‘太育1’、‘利禾1’、‘强盛103’和‘承玉309’以乳杆菌属细菌为主。综合分析各类指标,推荐雁北地区种植玉米品种首选‘太育1’,‘强盛103’次之。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历史文献资料的搜集、整理和分析,对明清时期汾河中游地区洪涝灾害的时空特征和形成原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明清时期的544年间,汾河中游发生洪涝灾害218次,平均每2.5年发生一次。明代晚期、清代初期和晚期是洪涝灾害的多发期,而明代中前期和清代中期洪涝灾害发生次数较少。该段流域洪涝灾害的发生主要集中在中部盆地汾河干支流附近的太原、介休、平遥、汾阳、孝义、文水等县。根据洪涝灾害的等级序列得出清代该段流域2级涝灾发生次数最多,1级和3级涝灾发生次数大致相当,4级涝灾发生次数最少。最后对洪涝灾害原因的分析表明:自然地理环境中的气候、地形、水系分布等是明清汾河中游洪涝灾害发生的重要原因,尤其是气候的变迁,是自然地理环境中对洪涝灾害影响最为主要的因素,而社会经济因素中的人口急剧增长所带来的土地大规模开垦和植被遭到严重破坏则加剧了洪涝灾害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以鳞片石墨为原料,采用改良后的Hummer s法制备了氧化石墨烯(GO)分散液,然后以化学还原法制备非晶态Ni-P/rGO复合催化剂,并以松香加氢为探针反应考察了催化剂制备条件对催化性能的影响,进一步通过正交试验优化了松香加氢反应的工艺条件。结果表明:在Ni元素与GO质量比为6∶1、溶液pH值为11、n(P)/n(Ni)为5∶1、温度为70℃的优化制备条件下,以及反应时间4.5 h、催化剂用量5%、反应温度200℃和反应压力4.5 MPa的适宜加氢反应条件下,该催化剂对松香加氢具有较高的活性,枞酸型树脂酸转化率达99.37%,且重现性良好,该催化剂重复使用7次仍能保持较高的催化活性。X射线衍射(XRD)、透射电镜(TEM)、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表征结果表明:非晶态Ni-P/rGO复合催化剂已经成功制备,未与rGO复合的Ni-P粒子颗粒较大且分散性较差,使用7次后复合催化剂中Ni 0含量相对下降,活性组分流失导致催化活性稍有降低。  相似文献   
9.
大树移栽保活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申晨  凤舞剑 《现代农业科技》2009,(23):224-224,227
结合徐州市云龙湖风景区园林养护管理中积累的经验,对大树移栽保活技术进行了探索,并提出了控水、保湿、防冻、追肥、施药等方面的技术,即"一控、二保、三防、四追、五施"的技术策略。  相似文献   
10.
基于RVoG模型,对传统三阶段算法及其改进算法进行研究,以云南省西双版纳州勐腊县为研究区,以TerraSAR-X/TanDEM-X数据为数据源进行森林高度反演算法研究,并结合野外实测数据进行结果验证。结果表明,三阶段改进算法对森林高度反演精度优于传统三阶段算法。三阶段改进算法对天然林高度反演精度较高;三阶段算法对橡胶林高度反演精度较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