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林业   4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向性明  甘莉明 《林业科学》1989,25(6):554-558
紫箭竹(Fargesia nitida(mitford)keng f.)和缺苞箭竹(Fargesia denudata Yi)是大熊猫全年最喜食的竹种,也是大熊猫主产区岷山山系分布面积最大的两个竹种。1969年在四川省平武王朗最早发现缺苞箭竹零星开花,1975年在四川省的平武、青川、北川、松潘、南坪等县和甘肃省的文县又发现该竹普遍开花,1985年在南坪发现紫箭竹较大面积的开花。这些高山竹类开花枯死后,只有少量能天然更新。在由于高寒山区,热量不足,生长期短,以致这些竹类幼林发育较慢,约15年后才能为大熊猫取食;再加上人为的破坏活动,高山竹类已大大减少,由于竹类的分布不均,使大熊猫处于孤岛式的分布。因此,抢救大熊猫必须研究尽快恢复和发展竹林。而发展竹林的基础是种子,竹类种子在其生长发育过程中,一般寿命不超过一年,属短命种子。为了使种子的寿命在一定环境条件  相似文献   
2.
大熊猫主食竹—紫箭竹种子发芽出苗率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是关于用4种药物,3种不同剂量的CO~(60)γ射线照射,1种经射线照射后再加硫酸锌处理和6种化学物质拌紫箭竹种子,以提高种子室内发芽率、田间出苗率.室内24个处理.田间试验24个平方米.试验结果用方差分析和差异显著性检验,使用量为种子重量的0.6%甲基布托津,0.6%、0.4%甲六粉,0.60%甲敌混合粉,CO~(60)γ射线1000伦琴照射后再用50ppm硫酸锌拌种,同对照比较,可提高发芽率13.2~24.6%,增加田间出苗率38.6~64.9%,收到显著或极显著效果.  相似文献   
3.
缺苞箭竹叶面积及其分布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叶片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器官。光合作用是植物获得能量和干物质的基础。叶面积和叶片密度的分布是构成竹林冠结构的基本条件。合理的竹林冠结构是获得最大生物产量的决定性因素之一。准确掌握箭竹林和单株成竹叶面积的空间变化规律,了解林分叶面积密度的垂直变化和竹林冠的最大光合作用区,对揭示竹林同化产物的运输状况,研究竹林冠的光合作用和蒸腾作用,为缺苞箭竹的造林、花后复状更新的密度调节提供理论依据,从而为大熊猫建立稳定的主食竹基地。  相似文献   
4.
缺苞箭竹竹笋—幼竹期生长节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缺苞箭竹(Fargesia denudata)是大熊猫喜食竹种之一,过去研究甚少。本文拟通过缺苞箭竹竹笋—幼竹期生长节律的研究,探论其生长过程中的某些规律,为大熊猫主食竹更新,复壮,造林,营建大熊猫食料基地提供理论依据。 本文共分四部分探讨缺苞箭竹竹笋—幼竹期的生长节律:1、年生长节律。幼龄竹表现最明显,在未达成竹之前,年高生长,径生长及重量生长均大于前一年。2、季节生长节律。在一年之中。不同季节生长节律不同。大体可分为四个阶段。延缓期在4月10日—6月10日。共62天。绝对生长率G=0.09;指数生长期在6月11日—8月26日。共77天。G=2.54;相对生长下降期在8月26日—9月23日,共28天。C=0.43。3、日生长节律。据观测,在竹笋—幼竹的生长季节里,夜间生长量略大于白天生长量,其出现频率为52%,夜间高生长量为0.63cm,白天高生长量为0.59cm。4、竹笋—幼竹生长与气候的关系。通过气温,相对湿度,幅射量,地温与竹笋生长量的定位观测资料,进行回归分析,发现温度因子是支配竹笋—幼竹生长的主导因素,这和实际情况相符合。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