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林业   7篇
  12篇
综合类   11篇
农作物   1篇
植物保护   1篇
  2015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森林内雾水的水文和化学效应研究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森林对雾水的截留量、雾水对森林分布的影响及雾水的水文和化学效应方面 ,阐述国外在该领域的研究动态和取得的成果 ,以期推动我国在该领域的研究工作。国外的大量研究表明 ,雾水对于植物的生长、分布具有重要的生态意义 ,是森林生态系统水分平衡、养分循环不可忽视的输入项 ,其生态效应是多方面的。因而 ,进一步深入研究森林内雾水的水文和化学效应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2.
为加强西双版纳地区环境友好胶园的建设,以不同林龄的橡胶林为研究对象,分析橡胶林生长过程中土壤碳氮含量与储量的变化。结果表明:在34年的橡胶种植过程中土壤碳、氮含量与储量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碳分别减少3.33 g kg-1和21.23 t hm-2,氮分别减少0.20 g kg-1和1.3 t hm-2;土壤碳的消耗主要发生在橡胶林种植早期(≤9年林龄),橡胶种植9年以后土壤固碳量逐渐增加,并在21年林龄后达到相对稳定的状态;相比而言,土壤氮含量的降低持续时间较长(3~21年林龄),土壤容重轻微的变化即可对土壤氮储量产生影响,土壤氮储量随时间的变化没有明显的规律性;在1 m深土壤剖面上,土壤碳、氮的变化主要发生在30 cm以上的土层(每层按10 cm计);协方差分析表明,年干胶产量对土壤碳氮含量与储量没有显著影响,但在割胶初期(9年林龄)土壤碳氮含量均明显降低,割胶极有可能引起一些生理生态方面的变化,从而影响土壤的碳氮含量与储量。  相似文献   
3.
西双版纳地区最冷月,胶茶人工群落(RTC)与纯橡胶园(PRG)之间的胶带下层热量平衡各分量和小气候因子的差异,结果表明:(RTC)较为明显地阻止了胶带内地表长波辐射与大气间的交换,而且橡胶和茶树活动面又向胶带下层提供更多年波辐射,从而减少地面辐射。因RTC中双层生物群落对光能多次反射,吸收和转化,减少支出而提高热效应。RTC内两个活动面为胶带下层输送较多感热,茶树的风障作用又加强了这种效应。日平均而言,胶带内土壤为失热,但RTC<PRG,这是因前者昼间土壤多蓄热之故。RTC提高了胶带下层空气,地表层(0-10cm…  相似文献   
4.
西双版纳林缘不同方位林墙太阳辐射特征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文章利用坡面太阳辐射理论,计算分析了西双版纳林缘不同方位墙的日照时数和天文辐射量,并讨论了其随方位和季节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1)西双版纳林缘不同方位林墙可照时数一般都比水平面少,只有南向,北向林墙部分时间内可照时间与面相同;(2)西双版纳位于北回归线以南。每年太阳两次通过天顶,夏半年一般是北向林墙可照时间最长,东西向林墙次之,南向林墙最短;冬半年南向林墙可照时间最长。  相似文献   
5.
植物群体受光结构与光截获研究综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植物群体受光结构与光截获的研究是冠层小气候研究重要领域之一.较为系统地讨论了植物群体受光结构参数及参数获取的新技术新方法、光截获模型及受光结构参数与光截获的关系.在对已有成果综合分析的基础上,探讨了植物群体受光结构与光截获研究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西双版纳人工群落林地径流量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利用西双版纳人工橡胶群薄试验订水区内测流堰1993年5月至1994年12月的径流量与降水量资料,经分析结果表明:1)径流量年变化趋势与降水量相似,并且具有较好的相关性,雨季径流量大于干季径流量8-10倍,径流量最小峰值出现在5月份,最大峰值出现在7月份,2)利用总径流量与降水量资料综合考虑分离出地下径流量的地表径流量,地表径流量较地下径流量偏小70.3mm,地表径流与地下径流分别占径流量的45.3%和54.7%。  相似文献   
7.
西双版纳热带次生林林窗近地层温度时空分布特征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因林窗的发生而导致的环境异质性 ,对林窗内物种分布、种群动态及物种多样性所产生的影响以及对森林演替和更新所起的重要作用乃是人们广泛关注的问题。本文以西双版纳热带次生林林窗 8个方位 (从林窗中央到林内 )不同季节的地表温度和 1 5m高度气温水平空间多点观测为基础 ,探讨了林窗温度效应的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 :在西双版纳由于区域性天气现象 (雾 )、太阳高度和林窗边缘树木的共同影响 ,形成不同季节林窗区域温度效应在时空上的明显差异一高值区的时空位移及空间不对称性现象 :林窗温度最高区域并非出现在林窗中央 ,而是林窗某一侧 ,其位置、强度随时间和季节不同而存在差异 ;另外 ,林窗内不同介质间 (空气、地面 )热量传递方向随时间和季节的不同而各异 ,特别是在干热季的中午 ,林窗不同区域气地温差符号的不同 ,引起热量传递方向截然相反。如此的温度分布状况和热量传递的不同 ,将导致林窗的环境异质性差异 ,进而影响到林窗区域种于萌发、幼苗生长、发育 ,植物种群分布等 ,最终影响到森林的更新  相似文献   
8.
西双版纳热带次生林林窗边缘树表温度的时空分布   总被引:14,自引:5,他引:9  
该文利用热带次生林林窗边缘树干的表面温度观测资料 ,探讨了昼间林窗边缘和林内树表温的时空分布和变化规律、林窗边缘与林内树表温的差异、林窗边缘树表温与林窗中央地表温的差异 .指出在林窗区域 ,受太阳直接照射的东侧和北侧林墙中部存在表面温度高值区 ,是林窗区域除林冠面、林窗地面、林内地面之外的新的第 4热力作用面 ,对探讨林窗区域的热量传输、小气候形成以及林窗边缘植物的侧向生长等均有重要意义 .其结果可为进一步研究林窗小气候形成机制提供研究基础 ,为研究林窗更新以及对生物多样性影响提供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9.
由降雨造成的径流(地表径流和地下径流)是水分循环和水量平衡的基本要素,是气候、植被、地理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因地表径流的快速流失,缓慢有序的地下径流成了控制土壤水分变化的主导因子。区分地表径流和地下径流的关键是确定下渗率Fc,进而研究土壤水的补给及流出规律。现利用自然流域集水区连续4年的观测资料,研究分析土壤的降雨径流及下渗率的变化规律。1 自然概况和观测方法实验集水区位于云南省勐腊县勐仑镇热带生态站(101°15′E,21°56′N,海拔560m)橡胶-咖啡人工群落区,其内选一地形完整的小流域(面积为10hm2),平均坡度15°。…  相似文献   
10.
植物群体受光结构与光截获研究综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植物群体受光结构与光截获的研究是冠层小气候研究重要领域之一。较为系统地讨论了植物群体受光结构参数及参数获取的新技术新方法、光截获模型及受光结构参数与光截获的关系,在对已有成果综合分析的基础上,探讨了植物群体受光结构与光截获研究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