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林业   7篇
综合类   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1 雕刻工具 雕刻工具古称之为"剞劂",如汉·严忌<楚辞·哀时命>曰:"握剞劂而不用兮,操规矩而无所施.  相似文献   
2.
在采访传统硬木家具匠师和实际生产考察的基础上,从原木破板、画线下料、依线锯型、据型刨光、打号选材5个方面对明清家具匠师的原木下料技术进行了系统的整理与总结,这对于"明式家具制作技艺"、"京作硬木家具制作技艺"等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及明清硬木家具的现代生产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
为了改善传统蜂蜡烫蜡表面的耐光老化性能,以缅甸花梨木为基材,通过直接共混的方式制备纳米TiO2混合蜂蜡。通过测试烫蜡单板的色度学参数、表面光泽度、接触角及纹理明显性的变化,评价TiO2添加量对传统蜂蜡烫蜡表面性能的影响。结果显示:纳米TiO2的应用对烫蜡木材的表面性能有较好的改善,纳米TiO2质量分数在0.5%时对蜂蜡烫蜡木材表面的改良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4.
中国传统家具制作技艺有着悠久的历史,蕴含着人类几千年灿烂的文明,经过了不断地完善和发展,到了明清时期,逐渐形成了一种耐人寻味的硬木家具制作技艺.其以用材考究、造型简练、比例适度、结构科学、装饰精美著称于世.经过数千年的传承,明清时期的匠师们通过这一精湛的制作技艺将木材材性、造型形式及悠悠之传统文化巧妙地融为一体,使器物本身实现了人与自然、个体与社会、理性与感情、物质与心灵的完美统一.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家具烙画的内容及不同题材烙画的烙绘技巧,分析了烙画艺术在现代家具产品中应用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6.
影响仿明清硬木家具烫蜡质量的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烫蜡工艺是中国传统工艺品(如青铜器、木雕、纸张等)进行表面防腐处理的技术,就目前史料可知其最早的应用是商周时期的青铜器烫蜡封护技术,如据容庚《商周彝器通考》中记载:乾嘉以前出土之器,磨砻  相似文献   
7.
康百万庄园始建于明末清初,是中原地区封建堡垒式建筑的典范之一。园内遗留有大量当时的家具,其装饰风格与题材特点鲜明,有着浓郁的地方特色。从家具的装饰部位、装饰图案题材、装饰手法3方面出发,分别探讨了康百万庄园的家具装饰艺术的特征。希望能为有关明清时期河南地区古民居以及其家具艺术的研究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8.
通过书籍、博物馆、拍卖会等渠道收集统计了52例具有一腿三牙结构部件的明清家具,根据一腿三牙结构部件中角牙的造型,将一腿三牙结构部件分为A类型、B类型和C类型。分类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探讨构件与构件之间的关系,分析出不同类型构造规律、构造原理以及蕴含的匠意。经探究得出,一腿三牙部件在家具中的构造原理为受力解力、加固稳定以及家具顺纹而做遵循木材的物理力学性能。此外,总结了一腿三牙结构部件所蕴含的美学内涵、线脚艺术以及其中的榫卯结构。研究结果有助于深化对一腿三牙部件的认识,同时为研究明清家具中的结构部件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9.
纳米ZnO改性蜂蜡处理缅甸花梨木材表面性能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了提升传统烫蜡工艺处理后木材的表面性能,采用3种质量分数(0.5%、1.0%、2.0%)的纳米ZnO分别对烫蜡原料蜂蜡进行共混改性,并按照传统烫蜡工艺对缅甸花梨木试件进行表面改性蜂蜡烫蜡处理。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和能谱仪对处理材的微观形貌及纳米材料分散情况进行表征,通过分析处理材表面的耐紫外老化性、疏水性及抗菌性,探讨不同纳米ZnO含量对烫蜡后木材表面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经纳米ZnO改性蜂蜡烫蜡后的木材表面的颜色稳定性、疏水性和抗菌性均得到了明显改善。质量分数为1%的纳米ZnO改性蜂蜡处理材的表面性能最佳;96 h紫外老化后,其总色差较纯蜂蜡处理材降低了42%,接触角始终保持在102°以上;具备了显著的抗菌性,抑菌率可达65%。纳米 ZnO改性蜂蜡烫蜡后的木器颜色能够持久稳定,对于烫蜡木器使用范围的扩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劃线工艺是指用铅笔、角尺、线勒子等木工劃线工具在已加工出的家具各零件净料上劃出其上所具有的榫眼、榫头、槽口的具体位置、大小及形状,并在榫眼及槽口的位置标出榫眼及槽口深度尺寸。论文在整理传统匠师选料、劃线的工艺原则及经常采用的工艺措施的基础上,结合具体的实例,分析了其内在的合理性和科学性,这对于"明式家具制作技艺"、"京作硬木家具制作技艺"等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及明清硬木家具的现代生产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