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0篇
林业   6篇
农学   1篇
  1篇
综合类   11篇
  2020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干热河谷几种典型造林树种的水分利用效率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干热河谷地区造林成活率低一直是困扰国内学者的难题之一,其中影响其成活的关键因子之一就是土壤水分。进行科学合理的节水灌溉就显得十分必要。相思适宜的土壤含水率(SWC)范围为12%~24%;合欢适宜的土壤含水率(SWC)范围为12%~28%;车桑子适宜的土壤含水率(SWC)范围为10%~26%。在此范围内,水分利用效率较高,光合速率水平也不低,林木能进行正常的生长及结实,不影响产量。植物的抗旱性与水分利用效率没有相关关系。植物的抗旱性强弱与其本身的形态、抗性生理生态特性有关。就本文中所涉及的几个指标来说,得出植物的抗旱性强弱顺序为:新银合欢(Leucaena sp.)〈车桑子(Dodonaea viscose)〈赤桉(Eucalyptus camaldulensis)〈台湾相思(Acacia confusa);而水分利用效率的顺序则是:相思〈车桑子=桉树〈合欢。  相似文献   
2.
高等林业院校环境生态学课程教学内容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西南林业大学环境科学专业为对象,对环境生态学课程的教学内容进行精选,优化知识模块,使学科体系更加合理。  相似文献   
3.
干旱地区造林树种的水分生理生态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2,自引:1,他引:21  
从植物的光合作用与蒸腾作用、水分关系、水分利用效率、抗旱机制等方面,对近几十年来国内外一些试验结果进行了分析和探讨,并对水分关系、抗旱机制、水分利用效率等提出了新的观点.  相似文献   
4.
用紫茎泽兰地上部分的完整鲜样、剪碎鲜样及杀酶烘干样3种不同处理方法的水提液对云南松种子进行处理,观察其对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处理方法水提液对云南松种子萌发的化感作用不同.完整鲜样及低浓度(0.002 5 g/ml)杀酶烘干样水提液发芽高峰出现在第6天,其它处理及对照高峰出现在第7天.就发芽势及发芽速度而言,高浓度时(0.04 g/ml),剪碎鲜样及杀酶烘干样抑制作用较完整鲜样的强,中(0.0l g/ml)低浓度时完整鲜样促进作用大于剪碎鲜样,大部分完整鲜样与杀酶烘干样、剪碎鲜样之间差异达到极显著或显著水平,而杀酶烘干样与剪碎鲜样之间差异不显著.对发芽率来说,3种不同处理方法之间差异都不显著.化感作用的作用形式及作用大小往往与样品处理方式密切相关,在水提实验中,建议用完整鲜样进行浸提.  相似文献   
5.
涂璟  刘芝芹  王克勤  刘惠芳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36):18217-18218
干热河谷地区造林成活率低一直是困扰国内学者的难题之一,其中影响其成活的关键因子之一就是土壤水分。以台湾相思、新银合欢、车桑子及赤桉为田间供试树种,重点分析不同光照强度对蒸腾速率的影响及田间条件下蒸腾作用的日变化。结果表明,植物的气孔阻力和蒸腾速率与光照强度均呈现幂函数模拟关系,两者决定了深层根系的吸水能力。气孔阻力有效地控制着蒸腾作用的强弱,弱光胁迫对蒸腾速率的影响很大。相思、合欢、车桑子和桉树4种造林树种在雨季和旱季的蒸腾速率日变化分别呈现"双峰"、"双峰和单峰"、"双峰和单峰"与"双峰"的特点。  相似文献   
6.
针对木材损伤断裂过程中声发射(AE)信号识别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瞬时频率的AE信号辨识方法。首先,采用三点弯曲的方式对马尾松试件做损伤试验,利用采样频率为500 kHz的4通道NI USB-6366采集卡收集原始AE信号。然后,通过小波分析的方法对采集的原始信号降噪处理,并对降噪后的信号进行频率分析,再根据频率范围及产生原因的不同定义了两类AE信号。最后,通过Hilbert变换分别获得两类AE信号的瞬时频率,并统计两类AE事件频率。试验结果表明,基于瞬时频率统计的AE事件频率能够客观反映试件的应力水平,同时,木材损伤过程中主要产生断裂AE和变形AE信号,且断裂AE信号的频率范围明显高于变形AE信号的频率范围。  相似文献   
7.
运用样带法调查了昆明市松花坝水源保护区无干扰及干扰云南松林植物群落。结果表明:无干扰样地植物群落由30科55种组成,灌草层优势种是铁仔(Myrsine africana)和野草莓(Fra-garia vesca);干扰样地由24科44种组成,灌草层优势种是铁仔、火棘(Pyracantha fortuneana)、金丝草(Pogonatherum crinitum)和地果(Ficus tikoua)。无干扰样地云南松高度以Ⅲ级和Ⅳ级为主,平均高度7.27m;干扰样地云南松林高度以Ⅱ级和Ⅲ级为主,平均高度5.03m。两个样地灌木层物种丰富度和ACE指数存在显著差异(p<0.05),Fisherα指数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草本层仅个体数存在显著差异(p<0.05)。无干扰样地各样带物种组成十分接近,指示物种是沿阶草(Ophiopogon bodinieri)(IndVal=0.875,p=0.001)和碎米花(Rhododendron spiciferum)(IndVal=0.667,p=0.001);而干扰样地各样带物种组成不太相同,指示物种是早熟禾(Poa an-nua)(IndVal=1.000,p=0.001)、金丝草(IndVal=0.958,p=0.001)和火绒草(Leontopodiumsp.)(IndVal=0.861,p=0.001)。研究显示,干扰对云南松林的物种组成产生了明显影响,影响了乔木的高生长,降低了灌木的多样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滇西北高原碧塔海流域湿地保护区不同植被类型条件下的土壤入渗特性及影响因素,为该流域湿地综合治理及保护提供科学参考。[方法]采用双环法进行测定,利用相关分析和主成分分析法分析数据。[结果](1)不同覆被土壤入渗性能存在较大差异,针叶林样地入渗性能最好,其次为阔叶林地,旱地最弱;(2)利用3种模型对入渗速率与时间进行模拟,考斯加科夫公式拟合效果为最佳;拟合结果表明,各地类初始入渗率和入渗速率大小均表现为:针叶林阔叶林灌丛草甸旱地;(3)有机质、容重、孔隙度、5mm水稳性大团聚体、砂黏比与土壤入渗性能关系显著,其中有机质、容重、5mm水稳性大团聚体是影响碧塔海湿地保护区入渗性能的最重要的3个因子。[结论]有林地具有较强的水土保持功能,应重视宜林旱地的育林造林工作。  相似文献   
9.
昆明呼马山公园人工桉树林乔木层树种为单一的直杆桉,林下植被类型有灌木-草本型。草本层紫茎泽兰这一外来物种在整个林地的草本层中占据绝对优势,阳坡林下植被的Shannon-Wiener指数H/和Simpson指数D都比阴坡的要高。灌木层生物量低于草本层的生物量。  相似文献   
10.
呼马山公园桉(Eucalyptus spp)树林是1980年左右人工种植的。乔木层树种为单一的直杆桉(Eucalyptus maideni),分析得出样地内直杆桉的胸径和冠幅、胸径和树高呈极显著地相关。树冠系数普遍达到0.12的水平,与0.20的水平有一定的差距,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林地内乔木生长状况不良。为此要加强对人工桉树林的抚育管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