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0篇
林业   3篇
农学   1篇
基础科学   1篇
  1篇
综合类   7篇
畜牧兽医   2篇
园艺   1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5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豌豆、胡豆点播期即将到来,各地可发动农民群众在生产条件差的丘陵山地、新垦荒地和一些旱薄地种植,也可以与小麦实行间作、套种、混种,还可以利用地埂地堰等农田隙地和房前屋  相似文献   
2.
森林雨     
一条小溪,绕过茂密的树林,静静地流淌在山的怀里。山雨阵阵伴着水边的虫鸣,忘情地荡进森林的韵律。林涛马供融入甜甜的梦境,真切地呼唤雨中的黎明。森林雨,滋润万物的生命,又化作小溪将。C灵中的魂垢荡尽……森林雨@洪洋  相似文献   
3.
庐山情结     
庐山情结洪洋大凡只要有机会,我总是会兴高采烈地去登庐山,不仅夏天炎热的日子想去,春天也想去,秋天也想去,冬天也想去。世上最富有诱惑力的是什么?答案自然是因人而异。我的答案景:蓊蓊郁郁的森林!庐山最美的是什么:酷署中清凉的气候,住人置身其中,恍若人间天...  相似文献   
4.
锌指蛋白是转录因子的一种,对真核生物的生长发育及逆境胁迫的耐受能力都有着重要关系,而植物C2H2型锌指蛋白是研究较多、较为明确的一种锌指蛋白,该蛋白大部分锌指结构具有一段高度保守的氨基酸序列QALGGH,这是植物中独有的特征,且据报道该C2H2型锌指蛋白与逆境胁迫是相关的。本文主要综述了植物C2H2型锌指蛋白的分类、结构和功能,植物C2H2型锌指蛋白与DNA、RNA和蛋白质的相互作用,以及概述了与盐胁迫、低温胁迫、干旱胁迫、氧胁迫和光胁迫等逆境胁迫相关的植物C2H2型锌指蛋白,最后还对其进一步的深入研究进行了展望,这就为日后利用基因工程技术改良作物品质、提高作物的抗逆性提供了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5.
长绵蚧属同翅目粉蚧科,又名柿绵粉蚧、柿粉蚧,俗称“柿虱子”。近年来,其危害逐年严重,我们于2001-2003年对该虫发生规律及防治方法进行了研究,结果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达县农产品品牌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品牌效应不明显、水平低等问题,影响着农产品的市场知名度和经济效益。认真分析了农产品品牌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提出了合理化建议,以期推动达县农产品品牌的大力发展,充分挖掘农业的潜在能力,提高农产品在竞争市场上的占有率,促进弱质农业向强质农业发展。  相似文献   
7.
随着地球上人口的增加、资源的消耗,海洋在人类发展中所承受的压力逐渐增大,海洋资源掠夺、海洋污染及海洋生态环境破坏,都对全球海洋生态环境造成负面影响,也制约了新型蓝色农业的发展前景。在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上,海洋具有巨大的资源挖掘潜力,蓝色农业的发展对保护海洋生态环境提出了新的要求,而本文就从海洋生态环境维护的角度思考和分析如何借海洋生态维护,发展蓝色农业,提高蓝色农业的社会经济价值和可持续发展生态效益,实现蓝色农业的进步、长久发展。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人类活动范围不断扩大,对雪豹(Panthera uncia)所处高海拔生态系统侵入不断增加,对雪豹生存已造成威胁。准确掌握雪豹生境选择偏好与食源结构特征,可以完善雪豹基础研究,提高雪豹保护管理效率。因此于2019年7月对卧龙自然保护区内雪豹集中分布区域进行野外调查,研究雪豹对各生境因子的选择偏好情况;分析粪便组成,明确雪豹食源结构。结果显示:雪豹偏好于海拔3500—4500 m、坡度31°—45°且地形较为崎岖的无家畜活动区域,在坡位的选择上,雪豹偏好于山脊与上坡位,避开中、下坡位与山谷。在植被类型选择上,雪豹偏好草甸与高山流石滩,同时也会选择稀疏且基径较小的灌丛。雪豹倾向于选择草本植物稀疏,低矮的区域。雪豹动物性食源以岩羊(59.26%)为主,家畜(25.93%)与啮齿目(22.22%)次之,鸟类(7.41%)占比最少。植物性食源以禾本科(59.26%)、苔藓植物(44.44%)与莎草科(33.33%)为主,灌木及其他植物占比较少。本文丰富了雪豹的基础研究内容,为卧龙及其他保护区雪豹保护管理工作中相关政策的制定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伊立替康注射液联合注射用顺铂(IP方案)与依托泊苷注射液联合注射顺铂(EP方案)治疗小细胞肺癌(small cell lung cancer,SCLC)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95例SCLC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7例和试验组48例,对照组(EP方案)予以依托泊苷(VP16)120 mg/m~2 d1、2、3,顺铂60 mg/m~2 d1静点;试验组(IP方案)予以伊立替康60 mg/m~2 d1、8、15,顺铂60 mg/m~2 d1静点。3周为1周期,2组均治疗4个周期,比较2组治疗效果及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IP组和EP组疾病控制率分别为75.0%(36/48)、57.4%(27/4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白细胞减少发生率分别为87.5%(42/48)、85.1%(40/47),贫血发生率分别为41.7%(20/48)、48.9%(23/47),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小板减少发生率分别为29.2%(14/48)、8.5%(4/47),呕吐发生率分别为50.0%(24/48)、29.8%(14/47),腹泻发生率分别为50.0%(24/48)、4.3%(2/4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P方案治疗SCLC的疾病控制率明显高于EP方案,不良反应较为严重,但患者可耐受,IP方案可作为临床一线化疗方案。  相似文献   
10.
针对我国西南地区小麦秸秆覆盖地玉米免耕播种机内被动式清秸防堵装置作业时存在的易缠绕堵塞、种沟清秸率低、作业不稳定等问题,基于仿生学原理,以白星花金龟前后肢轮廓曲线及后肢运动轨迹曲线为仿生原型,设计了一种高清秸率、不易堵塞的仿生分拨草防堵装置。通过运动学分析,研究了关键结构参数对清秸防堵效果的影响规律,并得出最优参数组合:拨草轮运动偏角δ为30°,轮盘直径D为204 mm,拨草轮爪数量N为13个;利用Design-Expert软件和Box-Behnken试验优化设计方法,建立了拨草轮入土深度(A)、机具前进速度(B)、分草挡板偏角(C)与清秸率Y的回归数学模型,分析表明三因素对清秸率均有显著影响,且显著性C>B>A,经过优化求解获得了最优作业参数组合:拨草轮入土深度T为11 mm、机具前进速度v为4 km·h-1,分草挡板偏角α为35°。田间验证试验表明,整机的通过性良好,土壤扰动量及其变异系数分别为20.00%和5.30%,实际秸秆清除率及其变异系数分别为90.58%和1.20%,作业质量稳定,符合免耕播种机作业的农艺和技术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