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1篇
林业   2篇
  1篇
综合类   3篇
  1991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1.
本文通过对影响该区土壤侵蚀的地质、地貌、气候、植被、土壤等自然因素和人类生产活动等因素的调查研究,分析了清水河流域泥石流发生的原因,并提出了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2.
<正> 自1982年以来,我们与北京市水利局、北京市门头沟区水土保持站、山西省水土保持局等单位协作,开展了建立土地资源信息库的研究工作,并将土地资源信息库应用于水土保持规划,从而提高了规划工作的质量与效率。一、建立土地资源信息库的目的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随着社会的进化和发展,人们索取自然资源的强度与日俱增,相应地对自然资源的保护、合理利用和再生也愈来愈重视。我国人口  相似文献   
3.
结合海河流域及黄土高原的水土保持规划任务,对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及遥感技术在小流域土地资源清查及水土保持规划中的应用作了研究。研究成果表明,采用这种方法可以显著提高调查及规划工作的质量与效率。与目前通用的方法相比,提高调查速度约20倍,降低费用约1/2。应用信息库检索、统计土地资源信息及编制最优方案的速度,比通用方法提高约400倍。  相似文献   
4.
<正> 在防止土壤侵蚀的生产实践中,以小流域为一自然单元,开展综合治理,已逐渐证实是一条正确的途径。因此,首先需要探求较能切实地反映小流域土壤侵蚀状况的指标。我们认为小流域的平均年土壤侵蚀量是反映流域内土壤侵蚀状况的一个主要指标,也是水土流失地区流域规划、综合治理效益、水库设计、打坝淤地等的重要依据。这个指标能较准确地反映小流域内地形、地貌、土壤、植被和人类经营活动等对土壤侵蚀作用的综合影响。随着某些影响因子的变化,土壤侵蚀量也将随着变化。在土壤侵蚀规律的研究中,用数学模型予报小流域土壤侵蚀量是本文所要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6.
<正> 一九八二年八月五日凌晨三点钟,北京市密云县大城子公社苍术会大队汗峪沟发生了暴雨泥石流,危及汗峪及鳌鱼沟两个生产队,共冲毁耕地110亩,房屋46间,有9户的院墙倒塌,冲走粮食1.6万斤,有13人死亡,9人受伤。这次的泥石流仅仅经历了3—5分钟,就使汗峪村从地平面上消失,只残留靠两侧山坡位置较高的零星房屋(如图1)。使生产队的21户,84口人不得不分散到其他村庄居住和从事生产活动。这场泥石流健群众苦心经营多年的沟底坝阶地——“眼珠子地”毁于一旦,汗峪沟变成了乱石滩(图2)。数千株树木被冲倒,胸径达46厘米的核桃树被连根拔起,并在砾石撞击下树皮被剥光。冲走的最大石块粒径2.11米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