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林业   1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6 毫秒
1.
拟除虫菊脂类杀虫剂,具有高效、低毒、杀虫谱广、对环境影响小、使用安全等特点,近年来在我区广泛应用。但此类农药均乳剂(或乳油)兑水稀释进行防治,在森防上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主要是:效率低,用工量大;喷幅小,漂移性差,易造成漏喷,射程低  相似文献   
2.
我区引种栽培桉树已有百年厉史。桉树适应性强、容易栽培、速生丰产,已被广泛选为主要造林树种。但是,随着栽培面积的不断扩大,虫害日益突出,严重地阻碍着桉树的发展。据统计,目前,我区桉树害虫种类已达206种,隶属于9目58科,是1980年的4倍。其中,造成严重危害的三种,中等危害的29种,轻微的174种。主要害虫类群及其危害情况是: 1.根部害虫主要有白蚁、蛴螬、蝼蛄、地老虎等。白蚁是桉树的重要害虫,已发现9种,均对桉树幼苗造成较重危害。白蚁通常危害主根根茎部分,将韧皮部全啃光,使苗木枯死。苗木在定植后半年内容  相似文献   
3.
编辑同志:近年来,我区桉树发展迅速,目前全区已有桉树林10万余公顷,引进的桉树品种和地理种源已达200余个。由于桉树是外来树种,随着造林面积的不断扩大,病虫危害也日趋严重。据全区森林病虫害普查和近年的调查资料统计,已知的桉树病虫害种类达150种以上,一些种类已成为困扰桉树发展的大问题。油桐尺蠖近年来在区直维都林场持续成灾,为害桉树面积由1987年的13.33公顷(200亩),扩展到1990年的1000公顷(1.5万亩);1991年采取了防治措施之后,虫害面积明显下降,但仍有324.67公  相似文献   
4.
入夏以来,我区一些多年未出现虫灾的古树大树相继发生虫灾,有的树叶被吃光,严重危及古树大树的生长和生存,影响我区宝贵的古、大树资源和当地的环境美化。我区最大的樟树——全州县大西江乡锦塘村古樟(8人围合,高35米、占地1.898亩),今年4—5月份遭受樟蚕为害,树叶被害达70%,使原  相似文献   
5.
1990年5月在广西来宾县国营维都林场发生油桐尺蠖Buzura suppressria Guenee危害桉树,面积达15000亩。平均每株桉树有幼虫多110条,多的至上千条,部分防治不及  相似文献   
6.
泰国芒(Okrong)又名青皮芒,属早熟品种之一。在广西百色地区果实6月下旬成熟,单果重200~250g,成熟时果皮青绿色,鲜食极佳,市场销价好。但泰国芒为早花品种,易受冬季及早春寒流影响,在自然开花状态下,花柱受冻害枯萎或授粉不良,导致减产,甚至失收。因此,把好泰国芒控花关,对提高其产量至关重要。其主要措施如下:(1)应用生长调节剂控早花:在当年12月至翌年1月用B91000~2000mgkg连续喷洒2~3次,可以使芒果花芽延迟萌发和促进花芽分化。(2)人工摘花控花:泰国芒始花于12月中下旬…  相似文献   
7.
泰国芒(Okrong)又名青皮芒,属早熟品种之一。在百色地区果实6月下旬成熟,单果重200-250克;成熟时果皮青绿色.鲜食极佳,市场销价好。但泰国芒为早花品种,易受冬季及早春寒流影响,在自然开花状态下,在往受冻害枯萎或授粉不良,导致减产,甚至失收。因此,把好泰国芒挂花关,对提高其产量至关重要。其主要措施如下:1.应用生长调节剂控早花在当年12月至翌年1月用B91000-2000ppm连续喷洒2-3次,可以使芒果花芽延迟萌发和促进花芽分化。2.人工摘花控花泰国芒始花于四月中下旬。此时,就应进行人工桂花,即凡花芽长至fom长,手工…  相似文献   
8.
利用白僵菌防治马尾松毛虫是一项重要的生物防治措施,在我区桂北地区由于春季常为低温多雨天气,白僵菌的防治效果不稳定,为了进一步研究白僵菌在桂北的应用效果,1986~1990年在桂北地区具有一定代表性的全州县综合防治示范区,对越冬前、越冬后和第一代马尾松毛虫进行放菌和用菌量等试验,并对白僵病的流行作了广泛的调查和分析。  相似文献   
9.
油桐尺蠖危害桉树用灭幼脲Ⅲ号防治试验初报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油桐尺蠖是近年来发现危害桉树的主要害虫之一,大面积发生时,整片桉树叶子被吃光,林木生长受阻,甚至死亡为了控制害虫发生,减少灾害损失,同时又不破坏生态环境,本试验采用新一代仿生农药灭细幼脲Ⅲ号作为防治试验药剂。从小区套笼试验,到大面积防治试验,结果表明:灭幼脲Ⅲ号对油桐尺蠖具有较强的毒杀作用,采用500-1000倍液防治四以下幼虫,施药后24小时可中毒,一周内可达到死亡高峰,二周内减退率达到90%以  相似文献   
10.
拟除虫菊脂类杀虫剂,具有高效、杀虫谱广、对环境影响小,使用安全等特点。目前菊脂类农药均以水剂稀释进行防治,在森防上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主要是:效率低,一台杀虫机3人作业一天只能喷30—35亩;水剂喷幅小,漂移性差,易造成漏喷,留下隐患;对山高、坡陡、水源缺乏以及树木高大的林分无法施用。为克服上述缺点,适应我区森防的需要,笔者等于1988年7月选用溴氰菊脂乳油和工业用滑石粉加工制成粉剂,对松毛虫第一代5—6龄虫和第二代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