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林业   4篇
  1篇
综合类   2篇
畜牧兽医   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由中国科学院科技扶贫项目开发组和北京市自然应用科学设计研究院有关科技人员联合研制和推出的《畜禽鱼虾电脑配方新技术系统》(以下简称新技术系统),是我国目前利用电脑拟定饲料配方的一项快速、实用、科学和完整的新技术研究成果,是列入国务院发布的科技兴农和中国科学院科技扶贫的重要项目之一。利用该系统拟定畜禽鱼  相似文献   
2.
井冈山自然保护区森林资源变化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井冈山林相图为基础图形资料,根据1999年的二类清查资料建立数据库,建立森林资源地理信息系统,论述了森林资源的分布特征;统计了各种森林类型的面积;实现了资源现状的可视化以及森林类型自动查询和检索;并输出专题图.关于森林资源变化动态分析得出:从1988年至1999年井冈山自然保护区的森林覆盖率从73.1%增长到85%:有林地比例从77.80%增加到88.38%,1988年、1995年、1999年单位面积的蓄积量分别为65.25m3/hm2、96.15m3/hm2、105.50m3/hm2,蓄积显著增加后趋于稳定.1995年和1999年保护区总生物量分别为6 160 986.70t和6 245 181.834t,碳储量密度分别为86.82t/hm2和90.93t/bm2,平均增长1.83t/hm2·a,碳汇作用明显.  相似文献   
3.
对中国科学院千烟洲试验区大气降水特征及人工林树干茎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年降雨量大部分集中在3~9月份,其中以5月份最大,日降雨量低于5.0mm的小雨较多。以木荷林的干流量最大,为100.54mm,其次是蓝桉,为66.96mm,其它的顺序分别是:枫香41.21mm、喜树36.73mm、苦楝28.26mm,湿地松最小,为15.97mm。6种森林类型干流量的月际变化基本上都是随着降水量增加而增加,其中以木荷林较为明显。但是各森林类型的干流率则大致相同,有时降水量增大干流率反而减少,如2月份降水量仅8.3mm,6种森林类型的干流量分别只有0.57mm、0.39mm、0.03mm、0.16mm、0.12mm和0.41mm,干流率却分别达到6.87%、4.60%0.36%、1.93%、1.45%和4.94%;4月份的降水量达到了218.9mm,干流率却分别只有6.03%、2.61%1.05%、2.45%、1.87%和4.33%。  相似文献   
4.
我国南方水稻灌区节水途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稻灌溉是我国灌溉用水最多的作物,推广应用科学的灌溉制度和将灌区灌溉、排水系统改造为可利用灌区回归的水灌溉、排水系统,充分利用回归水,节水潜力很大。  相似文献   
5.
<正> 近年来,我国养殖业和畜牧业迅猛发展,其速度之快,远远高于世界水平。据农牧渔业部的统计资料,从1978年到1988年,全世界肉类产量增长22.5%,我国增长189%;全世界蛋类产量增长36.2%,我国为197.2%;全世界奶类产量增长14.7%,我国为331.4%。世界上每增加2公斤肉、蛋,就有1公斤是我国增产的。养殖业的发展促进  相似文献   
6.
江西千烟洲试区杉木人工林降雨过程及养分动态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定位试验研究千烟洲试区杉木人工林生态系统水文过程及养分动态结果表明 ,该森林生态系统年降雨量为 1392 .0mm ,其中以林冠穿透雨形式输入林地水量占年降雨量的 89.38% ,以树干流形式输入林地水量占0 .2 7% ,林冠年截流量占 10 .35 %。以地表径流形式输出该系统的水量占年均降雨量的 9.4 %。该森林生态系统中随降雨年输入的N、P、K、Ca、Mg、Fe、Mn、Sr、Zr、Na、Si 11种营养元素总量为 14 4 .0 32kg/hm2 ,随地表径流年输出林地养分总量为 15 5 .335kg/hm2 ,年亏损量 11.30 3kg/hm2 。  相似文献   
7.
李海涛  向乐  夏军  林耀明  梁涛 《林业科学》2006,42(10):31-38
使用TDP热扩散技术在2003年5月21日15:54至6月6日9:04 对亚热带红壤丘陵区湿地松人工林液流速率进行连续测定和分析.结果表明:1)测量时间内湿地松日均液流速率表现出稳定的昼夜变动规律,平均液流速率为82.43 cm·d-1;2)对湿地松液流速率影响最明显的4个环境因子是空气温度、土壤温度、太阳辐射和空气相对湿度;3)对TDP液流数据质量控制可以通过特定时段的液流最大速率和平均速率之比及其置信区间分析,以及相关分析、配对t检验来进行.  相似文献   
8.
江西千烟洲试区木荷阔叶林的水文过程及养分动态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木荷 (Schimasuperba)为我国珍贵的用材树种 ,树干通直、木材坚硬 ,为纺织工业的特种用材。木荷树冠浓密、叶片厚且革质 ,能耐火 ,与马尾松混交 ,能起防火、防松毛虫的作用 ,因此已成为南方造林树种之一。本文利用连续 2年的定位观测数据 ,对木荷林的降雨过程及其养分动态进行了分析 ,以揭示森林生态系统水文过程和水化学动态规律 ,为经营木荷人工林和林地生产力的维持提供一些理论依据。1 研究地概况中国科学院千烟洲试验站设在江西省泰和县 ,地理位置为 1 1 5° 0 4′ 1 3″E ,2 6° 44′ 48″N ,为典型的红壤丘陵地貌。最高点海拔 1 1…  相似文献   
9.
江西千烟洲湿地松生长旺季树干液流动态及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运用Granier热扩散式探针对湿地松树干液流密度进行长期连续测定,并对其周围多个环境因子进行同步测定.样木解析结果表明:处于低龄期的湿地松,整个木质部都可看作边材,边材面积和胸径的关系可用二次函数很好地拟合.液流速率平均值、最大值均与胸径呈幂函数关系,相关关系的判定系数在0.99以上.湿地松生长旺季不同月份晴天液流密度日变化规律基本一致,但液流启动、到达峰值的时间以及开始升高、开始下降的时间间隔存在差异.湿地松各月液流密度日均值总体上呈逐渐减小的趋势,即6月份最高,其次为7月和8月.生长旺季边材液流密度主要受冠层温度、冠层相对湿度和光合有效辐射的影响.采用一元线性回归方程拟合液流密度与单个气象因子的相关关系,并建立液流密度与上述3个因子的多元线性回归方程,所有方程和回归系数的相关性检验均达到极显著水平.各气象因子与液流密度相关程度为冠层相对湿度>光合有效辐射>冠层温度.  相似文献   
10.
黑猩猩生理常数的测定陈元枝,林耀明福州动物园雷瑶福建农业大学1994年春节前夕,福州动物园从国外引进一对黑猩猩。公的名叫马图斯,母的名叫艾丽娜,年龄均为13岁。有关黑猩猩生理常数资料较少。为了提供黑猩猩的生理学数据。我们对这两只黑猩猩进行生理常数的测...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