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林业   6篇
农学   1篇
综合类   2篇
畜牧兽医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95 毫秒
1
1.
通过对湖北省六大生态区通山、浠水等8个县市区精准灭荒科技支撑现状的调查,在明确精准灭荒各类主体科技支撑职责的基础上,分析了全省精准灭荒科技支撑在科技意识、科技手段等方面存在的6类主要问题,提出了转变观念、因势利导等6种应对策略和措施及相关建议,以期省委省政府为提高湖北省林业精准灭荒效率、促进全省林业科技进步有关决策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
养殖水体中氨氮是养殖水环境中重要的污染胁迫因子,它能直接或间接影响水生动物的正常生长发育。本试验通过检测养殖水域氨氮变化情况,评价对鲤鱼养殖影响。结果显示,氨氮含量在0.5mg/L时,可影响鲤鱼摄食等生命活动,氨氮含量达1.2mg/L时,可引起部分鲤鱼死亡,本试验结果为客观评价养殖水域氨氮毒性效应提供了一定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以大巴山东脉的针阔混交林为对象,通过对气候因子的测定与分析揭示北亚热带典型针阔混交林森林小气候特征。依托湖北大巴山森林生态系统定位观测站对林内和林外空气温湿度、风速、降水量、太阳总辐射、光合有效辐射、土壤温度等气候因子监测数据,分析鄂西北大巴山针阔混交林小气候特征。结果表明:林外空气温度和土壤温度一般高于林内,冬季除外;观测期林内降水总量839.8 mm,林外1 065.8 mm;林内按月度计算的平均风速为0.24 m·s-1,林外为1.02 m·s-1,林外月平均风速远大于林内;对于太阳总辐射以及光合有效辐射而言,林内和林外均表现为夏季高于冬季,林内明显低于林外。试验证明湖北大巴山针阔混交林具有其森林小气候特征。  相似文献   
4.
本研究以马铃薯北方002为材料,研究了不同激素配比对马铃薯组培苗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结果 表明,不同激素配比对马铃薯组培苗的生理生化指标均有影响,不同浓度的外源激素配比不同程度地提高了马铃薯组培苗的CAT含量和POD含量,而对于SOD含量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5.
为分析鄂西南日本柳杉(Cryptomeria japonica)人工林的生长过程,以石板岭林场39年生日本柳杉人工林为研究对象,选取12株标准木进行树干解析,采用Logistic、Richards、Schumacher等6种经验生长模型拟合了生长过程。结果表明:日本柳杉在鄂西南适应性强,39年生日本柳杉胸径、树高、材积总生长量分别为23.2 cm、18.9 m、0.383 9 m3;其速生期在第6—第24年,树高、胸径平均生长量峰值均在第24年;胸高形数0.55~6.32,呈反“J”形,第12年后胸高形数趋于稳定;胸径、树高、材积的最佳生长方程均为理查德方程;材积连年生长量始终高于平均生长量,林分未达到数量成熟。  相似文献   
6.
评估县级尺度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现状,实现生态本底数量化和价值化,对于区域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和社会经济绿色发展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本研究以大冶市森林生态系统为研究对象,基于大冶市2021年森林资源管理“一张图”数据和野外定位监测数据从涵养水源、保育土壤、固碳释氧、净化大气环境、积累营养物质、产品供给、森林游憩、生物多样性等8个功能类别开展森林生态系统服务评估。结果表明,大冶市2021年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总价值量为46.72亿元,森林生态系统单位面积价值为9.674 8万元·hm-2·a-1,生态服务功能中以涵养水源功能价值最高,占总价值的47.61%,生物多样性保护次之,占13.08%。大冶市区域森林资源分布均匀,但结构不合理,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物质量呈南高北低趋势,以南部山区占比较高,且灌木林地比重较大,为26.65%,而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物质量仅占12.10%。建议在加强现有森林资源保护的基础上,综合实施灌木林改造、退化林修复等措施提升森林质量,优化森林资源空间结构,以有效提升大冶森林生态系统的服务功能。  相似文献   
7.
以4年生闽楠幼树作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施肥处理对幼树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及其快速光响应曲线差异。结果表明,初始荧光F_o和最大荧光F_m在施肥一季度后即冬季出现先降低后升高趋势,在施肥三季度后即夏季出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PSⅡ最大光化学效率(F_v/F_m)和PSⅡ潜在光化学效率(F_v/F_o)均是中度施肥处理优势显著。不同施肥处理下叶绿素荧光参数结果表明,PSⅡ的实际光量子产量Yield、荧光光化学淬灭系数qp随光强的增加呈现下降趋势,而相同光照强度下,冬季随施肥量的增加其Yield值越大,夏季则是中度施肥量样地Yield值较突出;相对电子传递速率ETR、非光化学淬灭系数q N、NPQ随光强增加呈上升趋势,相同光照强度下ETR冬季数据大量施肥处理样地显著高于其他,夏季未施肥样地明显低于施肥样地,非光化学淬灭系数q N、NPQ高温季节在同光照条件下未施肥处理样地明显高于施肥样地。说明施肥会影响闽楠幼树PSⅡ反应中心开放程度和活性,中度施肥对各项荧光参数促进作用明显,而大量施肥在高温季节则会导致PSⅡ反应中心部分关闭产生光抑制现象。  相似文献   
8.
为进一步提升马铃薯氮肥的利用率,制定合理的马铃薯氮肥减施增效技术措施,从而筛选出耐低氮品种,以马铃薯品种BF002为对照,对17份马铃薯材料进行耐低氮品种筛选.根据选育目标,在生育期对试验材料的物候期、生物学性状、经济性状做了调查和记载,结合淀粉含量测定结果,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生育期出苗整齐度较好,其中BF002...  相似文献   
9.
为筛选出固碳能力强和适应性好的树种,采用文献检索的方式,设置了生长条件相似、苗龄相近、试验方法相同,且为湖北省常见乡土树种等条件,筛选出符合条件的树种28个。对各树种的日净同化量、单位叶面积日净固碳量以及光响应参数等进行比较分析,利用聚类分析法对28个树种按固碳能力和光合效率等级划分并归类。结果表明,28个树种的单位叶面积日净固碳量为4.00~16.49 g/(m2·d),以榉树(Zelkova serrata)、夹竹桃(Nerium oleander)、黄栌(Cotinus coggygria var. cinerea)的日净固碳量较高。夹竹桃、栓皮栎(Quercus variabilis)、枫杨(Pterocarya stenoptera)为强阳性树种,香樟(Cinnamomum camphora)、乌桕(Triadica sebifera)、榉树(Zelkova serrata)等9个树种属阳性树种,楸树(Catalpa bungei)、喜树(Camptotheca acuminata)、无患子(Sapindus saponaria)等12个树种属中性树种,...  相似文献   
10.
摘要:根据碳汇林的特殊性,结合湖北省 自然资源条件,分析碳汇造林前期工作,从碳汇造林地选择、基线调查与作业 设计方法、碳汇造林主要树种选择、造林方式、整地、播种与栽植、抚育管护等造林技术环节进行总结,并针对碳汇林项 目建 设流程提出建议与对策,旨在为全省碳汇林业培育和持续经营提供支撑。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