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林业   1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20L和1200L云室条件下的检测试验,对微米级和纳米级碘化银的成核率与核化速率进行了统计分析,实验证明纳米级碘化银冻结阂温高且成冰性能好,在人工影响闪电方面是一种较好的消雷催化剂。  相似文献   
2.
阐述了人工引雷技术的原理,结合2008年夏季在大兴安岭松岭地区进行的人工引雷实验情况,具体介绍了利用火箭拖带细金属导线进行人工引雷的专门技术,包括场地布局、所采用的技术手段及部分试验结果。通过电场变化的同步测量和光学观测,揭示了人工引雷的放电特征与自然闪电有极大的相似性,提出了人工引雷技术在研究雷击效应和引燃林火机理方面的具体应用以及主动防御森林雷击火灾的潜力,探讨了近距离同步测量云地闪电回击电流、量化分析雷击火机理的物理模式。  相似文献   
3.
雷云电场传感器的标定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电场测量传感器的标定原理和方法,进行误差分析并给出提高标定精度的措施。所设计的雷云电场传感器标定电场的范围为10V/m~50kV/m,标定误差小于15%。在我国目前尚未建立电场专业标准的情况下,通过设计的电场标定系统可对电场传感器进行标定校准,为电场测量数据的准确性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
讨论了人工引雷火箭不同点火方案的特点,分析了引雷火箭点火设备对人工引雷的影响,研制了实用的人工引雷火箭光纤点火设备,并给出了设计中的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5.
雷击火天气云况监测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利用气象雷达来监测识别可能引发雷击火的雷暴云的方法,在总结国内外雷达探测技术的基础上,根据大兴安岭地区的现有条件,利用气象雷达资料对雷暴云回波强度、回波高度、强回波比例、VIL等8个相关因子进行了探讨,提出了识别雷击火云况的雷达数据综合指标判别法。  相似文献   
6.
介绍一种针对森林草原等开阔空间的大面积防雷系统。该系统将雷达探测技术、早期雷暴定位技术、人工影响闪电及催化消雷火箭作业技术有机地集成在一起并使之工程化,可为森林防护规划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7.
利用大兴安岭多普勒雷达资料,在人工催化消雷作业中进行目标云体确定,通过提取雷达回波特征参数监测雷暴初始回波,跟踪天气变化和雷暴过程,为消雷作业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8.
分析了差动式电场传感器的基本原理及其结构,并对传感器输出电流、等效输出电压进行计算,介绍了差动式传感器的标定方法及其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9.
人工影响闪电防雷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雷暴云闪电的形成环节和物理过程,提出了人工影响闪电防雷减灾的思想,即在一定的时机和条件下,通过播撒催化剂等技术手段对局部区域大气中的云雾起电过程进行干预,消耗电场能量,控制闪电发生次数,起到防雷作用。  相似文献   
10.
结合森林雷击火预报难点问题,阐述了在闪电发生前预警雷电的电场原理。在大兴安岭地区成功探测和跟踪了雷电发展过程,收集了雷暴生命周期各个阶段的数据,获取了闪电发生前雷雨云中电荷积累过程中的电场特征信息。在此基础上,初步探讨了对雷暴过程实时监测和闪电特征识别方法。针对雷电孕育、发展过程的各个阶段,建立分时段、多情景的动态监测模式。面向雷击火演变过程的时序化,提出了雷暴出现、发展、闪电形成临界条件的阶段化预警模式,实现对雷暴全过程跟踪监测。提供了雷暴活动的区域、移动路线,可能出现雷击火点的分布和位置等防火信息,以便防火部门提前做好准备、及时扑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