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0篇
林业   10篇
基础科学   1篇
综合类   2篇
畜牧兽医   1篇
  201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湖南攸县油茶(Camellia yuhsienensis Hu)又名攸县薄壳香油茶,原产湖南省攸县、安仁一带,属山茶属,为常绿灌木或小乔木。高度一般为1.5米左右,高的可达2~3米。树皮光滑,黄褐色或灰白色。侧枝排列紧凑,树冠球形。叶面草绿色,叶背茶褐色,且有明显而散生的黑色小腺点;叶缘  相似文献   
2.
一、问题的提出大量研究资料表明,油茶花期不同,座果期不同,产量亦不相同。油茶植株大都是芽多花繁,据徐琛圭报道,一株20年生的油茶树,着花在20万朵以上,花的重量达28.5斤。由于花期低温多雨,影响到开花、授粉和受精,实际上油茶结果数只有开花数的1/10~1/20,甚至更少。1976年全国油茶大减产,油茶产量仅为1975年的47.2%。这一年陕西省南郑县产油  相似文献   
3.
油茶皂素乳化剂乳化石蜡效果好,在人造板工业上应用可以提高板材的档次,节省油酸,因不用氨水,显著改善了工人的劳动条件。  相似文献   
4.
油茶是我国特有的木本油料。为了快速繁育优良树种,1977年以来我们进行了油茶叶插和芽插。芽插实际上是短穗枝插的特殊形式。根据植物生理的研究,扦插使用适宜浓度的植物生长素一类物质,可使插穗下部酶的活性增加,水解醣和蛋白质增加,原生质粘度降低,细胞的渗透压和吸水性提高,插穗基部形成层细胞和皮层薄壁组织对水和营养物质的吸收加强。同时,在上述物质作用下,细胞分生和分化能力增强,促进愈合组织  相似文献   
5.
亚热带北缘油茶引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在南郑县引种的15年生油茶的引种观测数据分析,从引种到陕南的10个油茶种中,筛选出攸县油茶,浙江红花油茶和腾冲红花油茶等3个种,它们挂果早,经济性状优于当地普通油茶。腾冲红花油茶在海拔700m以下尚为首次引种。  相似文献   
6.
亚热带北缘浙江红花油茶和腾冲红花油茶引种成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亚热带北缘浙江红花油茶和腾冲红花油茶引种成功薛海兵,李玉善(西北植物研究所,陕西杨陵712100)浙江红花油茶和腾冲红花油茶不仅含油率比普通油茶高出5%~10%,同时,其花大红艳,初春开花花期长,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我们于1978年3月从浙江、云南引...  相似文献   
7.
<正> 为了探索油茶嫁接的新途径,我们在陕西省南郑县两河油茶场进行了油茶种胚和子叶移接试验。用云南腾冲红花油茶(Camellia reticulata LimdI.f.simpl ex sealy)和福建的普通油茶(Camellia oleifera Abel)种子进行胚和子叶的正反接,1978年得到12株胚接苗,1979年得到17株胚接苗。移接成苗率25%。油茶种胚和子叶移接的步骤是:  相似文献   
8.
近几年来我省油茶生产迅速发展。为了满足山区发展油茶生产对良种苗的急切需要,1977—1978年我们在开展油茶单株选优的同时,做了山地油茶短穗扦插育苗试验。一、试验过程1.苗圃地的选择圃地选择在南郑县两河公社油茶场场部附近向阳的反坡梯田上。土质为黄泥土,pH6.0。每亩施磷酸钙200斤、碳酸氢铵30斤和猪栏粪1万斤,深翻整平,做成1米的畦面,上用黄心土复盖,约2寸深,整平压实,表层用0.2%西力生水溶液喷洒消毒。2.选枝剪穗  相似文献   
9.
陕西省南部普通油茶有小红桃、红桃、红球、青球、青桃、倒卵形、橄榄形、珍珠形、金钱形和桔形等十个类型。其中小红桃为秋分籽,鲜果出籽率40.7%,鲜籽出仁率64.2%,种仁含油率48%,种子含油32%,开花和果实成熟比其它类型早半个月,是个比较优良的类型。1980年以来我们对陕西小红桃油脂累积动态作了研究。  相似文献   
10.
不同土壤比阻下拖拉机耕深均匀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拖拉机跨区作业时系统响应特性和耕深均匀性,以力位综合控制为基础,提出了一种变论域模糊PID控制方法。根据拖拉机耕作特性,阐述了系统工作原理,并对其控制策略进行了分析,设计出变论域模糊PID控制器。借助MatLab/Simulink仿真平台开展了系统响应特性试验,同时结合拖拉机适耕土壤情况,选取土壤比阻均值约为3、4、6N/cm~2的3块典型试验田进行了田间实车试验。结果表明:提出的控制方法响应迅速、灵敏度较高,能较好地满足悬挂系统快速升降的工况需求;同时,加权系数取值对拖拉机耕深均匀性及其调节区间均有较大影响,为加权系数的自调整和多参数联合自动控制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