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林业   7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户外用木质材料需具备防腐、防虫、防霉、阻燃、干燥等特性,对木材进行改性处理可以保障其在户外使用时的质量和使用性能。通过分析和总结国内外学者研究成果,按户外用木质材料处理方式不同将木材改性处理方法分为化学改性和物理改性,化学改性主要包括防腐剂浸渍处理法、乙酰化处理法、糠醇处理法、氮羟甲基化合物处理法、石蜡改性法和热固性树脂改性法;物理改性主要包括热处理法和无机纳米粒子填充法,对以上各类改性方法、改性机理及改性木材的应用等相关研究进行了概述。  相似文献   
2.
作为一种替代溴甲烷熏蒸木材的技术,湿热蒸汽处理具有突出的环保性。试验通过智能换热站提供湿热蒸汽,设计了钢材框架悬挂耐高温气囊的试验装置,对原木、樟子松拼板、樟子松锯材和单板层积材进行湿热蒸汽处理,并对木材内部升温进行动态监测。利用温度记录仪收集了各温度监测点4 h内的温度实时数据,以及耐高温气囊内部的环境温度实时数据,对湿热蒸汽环境下木质材料不同位置的升温过程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木质材料与湿热蒸汽的接触面积是影响其升温速率的关键因素;较大尺寸的木质材料升温速率更高;人造板材与天然木材升温速率基本相同。  相似文献   
3.
主要介绍了国内外轻型木结构建筑台风荷载响应的相关研究。简述了台风对木结构建筑作用的分析与计算方法;详细介绍了佛罗里达国际大学风墙实验;概述了用于预测风致荷载响应的有限元数值模型建模技术的发展与模型的加载和验证方法;分析了建模方法对结构行为的影响。该文可为轻型木结构建筑的风工程学理论、材性研究及防台风的设计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4.
以古建筑中燕尾榫节点为研究对象,依照《营造法式》“材分制”标准,设计三个不同模型比例的二等材燕尾榫节点和一个三等材燕尾榫节点,基于ABAQUS对其进行单调加载与低周循环加载模拟试验,得到燕尾榫节点的拔榫量转角关系与应力状态。试验结果表明:节点模型比例越大拔榫量越大,且同模型比例下二等材较三等材拔榫量更大;模拟中榫头顺纹方向、剪应力均未超过应力极限,而横纹径向除节点YS-3外均达到屈服,进入弱强化段;榫头等效塑性应变(PEEQ)值呈线性增长,在榫头端部的PEEQ值最小,榫颈处PEEQ值达到最大。  相似文献   
5.
对木结构屋顶-墙体连接(RTWCs)力学性能研究进行综述。主要介绍了RTWCs节点的力学性能、风荷载下RTWCs力学性能的影响因素,以及数值模拟在木结构RTWCs抗风性能研究中的应用,提出了有关RTWCs力学性能研究的几点建议,旨在为我国木结构建筑抗风性能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正交胶合木(CLT)结构板材物理特性良好,与连接件有效配合,在地震条件下抗震性能表现优越。通过分析欧洲和加拿大最新修订的CLT结构标准,对减震系数q和超强度系数γRd进行论述。同时,针对部分CLT结构试验测试结果,按连接件、剪力墙和整体结构分类展开讨论,并阐述了抗震技术领域最新研究成果,以期为正交胶合木结构抗震性能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总结了国内外有关传统木结构常用榫卯节点抗震性能的研究进展,主要包括直榫连接与燕尾榫连接,同时介绍了扁钢、马口铁与碳纤维布三种木结构榫卯节点加固修复方法的相关研究成果,并对今后进一步研究提出建议,以期为木结构建筑震后加固与修复及我国古木建筑保护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