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林业   2篇
综合类   1篇
  2021年   1篇
  2001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抗旱造林技术需要因地制宜,其整地方式、造林方法、护林方法等都有着不同程度的差异。选择合适的造林方法与造林技术进行科学造林有利于提高造林成活率。分析我国的抗旱造林技术及其相关技术要点,旨在为我国干旱地区抗旱造林提供一些参考思路。第一部分论述了抗旱造林技术研究的背景及意义,第二部分分析了抗旱性树木的选择,第三部分论述了抗旱造林技术,第四部分探讨了抗旱造林技术要点,第五部分以辽西北地区为例,论述了抗旱造林技术的应用。  相似文献   
2.
红松种子(简称松籽)的种仁,由于营养丰富、风味独特,并具有一定的保健作用,所以自古人们把松仁视作既可入药,又可做强身健体的食品。  相似文献   
3.
本文通过对两个联社定时、定位、定量的调查分析,提出古浪县二阴山区实现停止生态破坏的规律,对解决同类型地区恢复生态平衡,具有参考价值。当前,二阴山区存在的主要生态问题,是由于人口过密导致“三料”俱缺,森林植被、草场资源被破坏,耕作制度落后。因此,应采取以开发非再生性能源为主的综合治理方案,供煤节能,种草种树,调整农业生产结构;并控制人口,进行移民;发挥林牧优势,实现“三年停止破坏,五年解决温饱”的奋斗目标。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