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林业   2篇
综合类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1.
[目的]了解济南、北京及西安三城市及周边老龄人口对养老社区景观需求的情况并提出。[方法]采用自制调查问卷向被调查者发放调查问卷,400位被调查者种包括老龄群体及即将步入老龄的群体,收集有效问卷369份。运用描述统计、卡方检验及方差分析方法对问卷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一般资料中老龄群体的在年龄阶段、文化程度、健康状况、与子女是否同地、养老倾向五项与养老社区的景观需求无统计学意义(P>0.05)。城市与非城市、性别、收入情况及子女数量方面的老龄群体养老生活状况与景观需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人的自身因素对养老社区中的景观需求存在部分差异且影响较大,进行养老社区景观规划设计时,应从不同老龄群体对景观的需求出发,以充满人文关怀的设计进行室外景观环境的设计,提升老年人的幸福感。  相似文献   
2.
游人的行为活动往往能够反应其对于环境要素的一种需求[1]。利用植物材料的特性进行植物配置,形成不同的环境氛围,能够对游人行为起引导作用,同时可创造休憩、活动的空间[2]。为此,以济南市大明湖公园为例,采用统计分析法、观察法与样地法探究游人处于不同植物景观特征的环境与行为特征的关联性,以及环境对于游人行为的导向性。提出有利于形成利用率高、景观效果好且合理的植物景观模式,竖向植物空间为服务于人的景观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通过现场调研等,主要从两方面分析济南森林公园植物景观营造的空间;一是空间的使用类型上,分为滞留空间和流动空间,即人的停留空间、道路空间、水景空间等不同功能的空间植物设计进行分析;二是将植物景观结构分为3个部分,即水平层面、垂直层面和顶层面,记录不同结构层面选用的植物类型,并对其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4.
基于Landsat TM/OLI_TIRS 遥感影像数据,以汪清县为研究区域,利用RS和GIS技术,通过土地利用动态度模型、土地利用转移模型,以2004年为时间节点,分析1994-2014年间汪清县的土地利用/覆盖变化状况,利用灰色关联度模型对该变化的驱动力进行分析。结果表明,2004年以前,综合土地利用动态度为0.62%,空间变化差异明显,2004年后综合土地利用动态度降为0.56%,但空间变化差异逐步扩大,总体变化趋势放缓。1994-2014年间,林地面积总体减少,但2004年后呈增长趋势,变化程度较高的有裸地、草地及居民用地,每种土地类型都有不同数量的相互转化。驱动力分析表明,汪清县土地利用和覆盖变化是人口、经济等因子综合驱动的结果,不同土地类型变化的最主要的驱动因子有所差异。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