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篇
  免费   0篇
林业   26篇
综合类   2篇
农作物   8篇
畜牧兽医   1篇
  2010年   6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5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国家农业部部长何康同志是我国天然橡胶业的创业者和领导者之一,文章通过有关重大史实的记述,展现出何何康同志一直在关心和指导云南天然橡胶业的创造和发展的至深情怀。  相似文献   
2.
一 土壤pH值对植物生长 和生存的意义 土壤酸碱度通常用pH值表示,它是影响土壤肥力的重要因素。一般pH值与植物生长并没有直接的关系,但对必要的营养元素的有效性有直接影响,因它影响植物生长的土壤环境从而影响植物的生长和生存。  相似文献   
3.
云南橡胶园土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论述云南橡胶园土壤形成的过程和特点,橡胶园人工生态系统的建立保持了森林型物质能量循环,科学的抚育管理保证了橡胶园土壤肥力在满足胶树高产、稳产的基础上保持相对稳定、平衡。  相似文献   
4.
<正> 云南热区地处边疆、山区、民族地区,以及干热河谷地区,土地面积81111平方公里,占全省土地面积的21.16%。由于历史和自然条件,人口少,开发晚,经济、文化发展较为落后。根据第三次人口普查,云南热区有人986.87万,占全省人口29.7%,人口密度为64人(全国为107人,全省83人)。每万人中有大学毕业生1.3人(全国为2.5人)。  相似文献   
5.
<正> 云南在橡胶园内开展多层次的热带、南亚热带作物种植试验研究(亦称“人工群落”研究始于1961年。试验研究和生产应用结果表明:有利于橡胶树防寒的种植行距放宽为9~14米,每亩种植28~37株的合理密度下,橡胶树成林郁闭9~14年,在胶园郁闭前,于行间距橡胶树一定距离(以免造成橡胶树寒害烂脚)间种非生产期短、投产后前期产量高、植株矮小、产品市场需求量大的云南大叶茶、咖  相似文献   
6.
热区山地轮歇垦殖与替代技术的初步探讨李一鲲,李荣春(云南省农垦总局科技处)生态系统中生物生存、生长所需的光、热、气、水、肥各因素,除日光、大气直接影响生物外,各因素均受土壤状况的影响或制约,从而土壤成为生态系统中重要的物质基础,是生态系统中物质能量循...  相似文献   
7.
云南胶园多层栽培的功能与效益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相似文献   
8.
<正>云南植胶区,位于西部型低纬度山地季风区,纬度偏北,经度偏西,海拔较高。本区:冬春季为热带大陆性气团控制,天气干燥晴朗;夏秋季西南、东南季风较强,带来海洋性气团,形成云雨较多的季节。由于大陆性季风和海洋性季风交替影响,干湿季节明显。低温与干旱,高温与高湿分别同时出现,形成了橡胶生长的抑制期和旺盛期;同时,气候因素受云南地  相似文献   
9.
至1997年民营橡胶已占全省植胶面积的53.05%,产胶占全省干胶总产量的29.49%。民营胶园分布在我省南部8个地州(市)的25个县(市),16个民族3O多万劳动力从事此项工作。成为热区群众脱贫致富的一项重要产业,但其效益尚待提高。  相似文献   
10.
回顾云南民营橡胶业从1964年始创至今30余年的发展历程;简述了发展过程中存在的宜林地选择和技术力量薄弱、未能形成民营橡胶业技术支撑体系等重大问题,并提出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