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林业   2篇
基础科学   1篇
综合类   2篇
  2023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1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介绍了隆回县水稻病虫害专业化防治的组织、机防队伍、防治核心基地和服务模式。总结了当地水稻病虫害专业化防治主要作法,包括加强各级组织领导、县财政大力支持、多方位推动、示范带动和规范管理等,但存在防治服务市场有待进一步规范、防治器材较落后、合格机防手不够、服务组织收益不高、田块分散地型复杂和防治服务存在风险的问题,提出水稻病虫害专业化防治发展对策,包括政府加大资金扶持力度、加强行业管理功能、服务组织应加强内部管理、实施精准施药与绿色防控、应用先进施药机械、加强病虫灾害保险和发展订单防治业务等。  相似文献   
2.
吉林黑土区玉米田土壤真菌的多样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2003年4月—2004年10月,在吉林黑土区采集玉米田土壤,采用稀释平板法、土粒淋洗法和土壤平板法,选用马丁氏、查氏和PDA3种不同培养基进行真菌的分离和培养,共分离出131个土壤真菌菌株,在查氏培养基上经形态鉴定确定25属、55种、4变种,其中吉林省新记录种14个,即点枝顶孢(Acremonium strictum W.Gams)、华丽节丛孢(Arthrobotrys superba Corda.)、扁豆枝孢(Cladosporium herbarum(Pers.)Link var.lablab Sacc.)、肉色曲霉(Aspergillus carnus(v.Tiegh.)Thom.)、蜂蜜曲霉(Aspergillus melleus Yukawa.)、桔黑青霉(Penicillium citreonigrum Dierckx.)、桔青霉(Penicillium citrinum Thom.)、顶青霉(Penicil lium corylophilum Dierckx.)、微紫青霉(Penicillium janthinellum Biourge.)、托姆青霉(Penicillium thomii Maire.)、瓦克青霉(Penicillium waksmanii Zal.)、马昆德拟青霉(Paecilomyces marquandii(Mass.)Hughes.)、节状镰孢(Fusarium merismoides Corda.)和棕黑腐质霉(Humicola fuscoatra Traaen.)。结果表明,青霉属(Penicillium)和曲霉属(Aspergillus)为吉林黑土区玉米田土壤真菌的优势种群;土壤真菌区系与土壤剖面层次、施肥方式和种植作物种类有关;正常施肥土壤中真菌种类多于不施肥土壤及休闲土壤,耕层土壤真菌种类多于犁底层土壤。  相似文献   
3.
农杆菌介导的杜仲叶片愈伤组织遗传转化体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优化杜仲叶片愈伤组织的再生体系,研究愈伤组织对抗生素和抑菌剂的敏感性,探索影响农杆菌介导杜仲愈伤组织遗传转化的最适转化因子水平,构建农杆菌介导的杜仲愈伤组织瞬时转化体系,使杜仲成年植株外植体为受体的遗传转化成为可能,为杜仲基因功能的研究与定向改良奠定基础。【方法】以杜仲成年植株叶片为材料诱导愈伤组织,通过添加不同浓度植物生长调节剂与大量元素的MS培养基进行不定芽的诱导与增殖,确定最适培养基。在此基础上,在培养基中添加不同浓度抗生素及抑菌剂,研究愈伤组织对其敏感性。以获得的叶片愈伤组织受体系统为基础,通过L_(16)(4~5)的正交试验,探索不同转化因子对农杆菌介导叶片愈伤组织遗传转化的瞬时转化效率的影响,建立最适瞬时转化体系。使用获得的瞬时转化体系对愈伤组织进行遗传转化操作,筛选抗性芽,对抗性芽进行GUS组织化学染色与PCR检验。【结果】再生体系优化的结果表明,3/4大量元素浓度的MS培养基能够促进杜仲愈伤组织不定芽的诱导及生长;愈伤组织诱导不定芽的最适培养基为3/4MS+0. 27μmol·L~(-1)NAA+4. 4μmol·L~(-1)6-BA,诱导率为83%±10. 0%;不定芽复壮的最适培养基为3/4MS+0. 054μmol·L~(-1)NAA+4. 4μmol·L~(-1)6-BA,平均伸长长度为(2. 47±1. 33) cm。抗生素与抑菌剂敏感性试验表明,遗传转化的选择培养基中,抑菌剂头孢霉素的最适浓度为200 mg·L~(-1),筛选用的抗生素卡那霉素最适浓度为70 mg·L~(-1)。转化因子的正交试验表明,最适的农杆菌介导杜仲叶片愈伤组织遗传转化的转化因子组合为:预培养5天、侵染10 min和共培养3天。使用最适瞬时转化体系对约200个愈伤组织进行遗传转化操作,共筛选获得3个抗卡那霉素的抗性芽; GUS组织化学染色显示GUS基因在抗性芽中得到了表达,PCR检测证明这些抗性芽中存在NPTⅡ基因。【结论】杜仲叶片愈伤组织诱导不定芽的最适培养基为3/4MS+0. 27μmol·L~(-1)NAA+4. 4μmol·L~(-1)6-BA,不定芽复壮的最适培养基为3/4MS+0. 054μmol·L~(-1)NAA+4. 4μmol·L~(-1)6-BA。农杆菌介导的杜仲叶片愈伤组织瞬时转化体系为:预培养5天、侵染10 min和共培养3天,筛选培养基为3/4MS+0. 054μmol·L~(-1)NAA+4. 4μmol·L~(-1)6-BA+200 mg·L~(-1)Cef+70 mg·L~(-1)Km。利用此体系共获得3个抗性芽,PCR分析和GUS组织化学染色都表明T-DNA已整合到抗性芽基因组中。  相似文献   
4.
针对叶面积指数地面测量工作量大、效率低等问题,研制基于半球摄影法的叶面积指数组网观测系统。该系统基于半球摄影技术和无线传感网络技术,改进图像自适应分割算法,对复杂条件下植被冠层图像进行准确分割,从而实时获取LAI等冠层结构信息;针对5min采集频率原始数据波动的问题,提出“最稳定窗口”精校正算法,提取每日LAI代表值。与LAI-2200C对比试验结果表明,两者LAI测量值具有极显著相关性,玉米、林地和草地植被类型下相关系数分别为0.95、0.69和0.87;在江苏溧阳、吉林长春多植被类型试验中两种仪器测量结果的相关系数分别达到85%和81%,均为极显著水平;与MODIS MOD15A2H长时间序列产品对比试验也表明,两者的相关系数达到0.98,准确反映小麦从返青到成熟期叶面积动态变化趋势。系统具有快速准确、经济方便、使用范围广、可实现多站点长期监测的优点,已在多个观测站得到应用,其研制将对遥感产品真实性检验及农业、生态、气候变化等领域的科研与实践提供有力支撑。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勃氏甜龙竹新品种‘曼歇1号’的光合荧光特性,探究引种和截顶矮化栽培对其正常生长发育的影响情况,为我国北方地区就地生产以就地供应鲜笋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2年生‘曼歇1号’勃氏甜龙竹的叶片和茎秆为研究对象,利用Li-6800便携式光合测量系统测定叶片光合日变化曲线、光响应曲线和CO2响应曲线,采用直角双曲线模型拟合得到多个光合生理指标;使用HPEA植物效率分析仪分析茎秆和叶片的荧光特性;采用浸泡法检测叶片和茎秆的光合色素含量;利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法探析净光合速率与光合、荧光、光合色素和环境参数的相关性。【结果】1)‘曼歇1号’的净光合速率日变化曲线呈不对称的双峰型,9:00时出现主峰值;蒸腾速率和气孔导度日变化曲线与净光合速率的变化曲线趋同,均呈双峰型;叶面温度日变化曲线与蒸腾速率和气孔导度的变化趋势相反;蒸腾速率小,有利于水分利用效率的提升;因受气孔限制因素的影响,12:00时出现“午休”现象。2)‘曼歇1号’的最大净光合速率为17.05μmol·m-2·s-1,初始量子效率为0.04;CO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