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林业   4篇
综合类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1991年   1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 毫秒
1
1.
吉丁啮小蜂(Tetrastichus sp.)为小蜂总科、寡节小蜂科(Eulophidae)、啮小蜂属(Tetrastichus)的一种寄生天敌,寄主为花椒吉丁虫。 1987年4~5月份,我们先后在宝鸡县的坪头镇周川村和风阁岭乡张家山村采到。两个多月来,我们连续进行了野外调查和室内接种观察,现将观察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花椒吉丁虫观察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花椒吉丁虫 Agrilus sp.在陕西省渭南、宝鸡地区危害花椒严重。该虫一年发生1代;以幼虫越冬;久效磷—羊毛脂膏式杀虫剂是对其较为理想的新型药剂;吉丁啮小蜂Tetrastichus sp.为幼虫期天敌,应加以保护和利用。  相似文献   
3.
松阿扁叶蜂(Acantholgda Posticalis Matsumura)是近年来在陕西发生的重要食叶害虫。严重影响了林木旺盛生长和生态环境建设,特别是创绿的效果。其成虫、卵和幼虫均在树上生活,防治难度较大,而其老熟幼虫和蛹从6月底到翌年3月在林地5-10cm的土层越冬,时间较长,有利于人工灭幼虫。为了探寻其无公害有效控制措施,自2000年以来我们在岐山县千山林区采用松土除草、人工捕杀越冬幼虫和蛹,地面撒毒土,覆膜阻止幼虫下树入土越冬和成虫上树产卵,结合修枝抚育人工剪除有卵、幼虫枝销毁,或用薄膜袋套幼虫枝等幼虫下树入袋取袋灭虫,挂粘虫纸粘杀成虫,树杆打孔孔内注药杀幼虫等等。结果显示成本低、工效高防效好、持久,而且无公害。为病虫害的生态控制提供了典例,也为我市创绿提供了技术保障和措施,2007年经宝鸡市科技局组织专家评审达国内先进水平。  相似文献   
4.
为了把害鼠、害兔的预防与抗旱造林结合起来,2000-2005年在吴起、甘泉、千阳、麟游、永寿和淳化6县,应用多效抗旱驱鼠剂150~200倍液药泥蘸根技术进行了田间大面积造林推广试验。试验结果表明,造林成活率平均达到97.8%。比对照提高了16.9%。定植2 a林木保存率平均达到96.3%。比对照提高了30.2%。定植1 a内药剂对干旱、害鼠、害兔平均预防效果在90%以上;定植2 a内药剂的平均预防效果在70%以上。  相似文献   
5.
张润科  杨晖  王宇萍 《现代种业》2009,(3):12-14,26
本文依据当今乃至今后林业与农、牧、电业发展中存在问题,提出相互协调和谐平衡发展的对策;并对林业今后发展提出了“严管林、经营林、再造林”的三步曲对策,从而达到各业兴旺,生态环境和谐平衡的态势。  相似文献   
6.
国有林场在陈仓区占有重要地位,全区森林资源150万亩,其中国有林98.8万亩,占全区森林资源67%。全区5个国有林场已具备了较好的基础和经营条件。但是,由于经营体制不顺,产业单一,林业。特别是天保工程实施后,国家天保经费投资小,林场无其它经济来源,使国有林场经济陷入低谷,影响了林场的正常运转,经营风险随之增加。因此,揭好国有林场的林业分类经营,提高商品林经济效益,对生态公益林实施有效的经营和保护,充分发挥森林社会生态效益,已成为国有林场当前生产经营活动中面临的重大问题。  相似文献   
7.
陕西省宝鸡县钓鱼台库区,1988年以来发现侧柏林枯萎现象,到1991年春有85%以上的林地感病,严重地段已整株枯萎死亡。据有关专家调查认为,这是一种与雨量、土壤排水等有关的生理性病害。立地低凹、积水、黄胶泥土壤,林分密度大,秋季多雨造成钾淋浴,冬季发生冻害,一到春天即出现大片枯萎。这一病害在陕西省发生较普遍。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