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林业   6篇
  2001年   1篇
  1992年   2篇
  1987年   1篇
  197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湖南造林困难地类总面积达 10 0万hm2 。通过对 5个县 658hm2 试验示范林历时 9年的研究 ,解决了植被恢复技术问题。选出适宜的树、划种有马桑、芦竹、苦槠、牡荆和栓皮栎 5种 ,有发展前景的树种有柏木、铅笔柏和藏柏。选出了林分结构稳定 ,组成种长势好 ,可以肯定的有马桑十墨西哥柏浅层钙质幼年性岩性土等 6个配置模式。并提出和推广了撩壕整地和芦竹下挖上堆 ,施肥促长等造林技术。同时 ,定义了“三岩”造林困难地 ,提出了“三岩”造林困难地的生态环境特点。从土种的水平研究了树种与立地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2.
本文应用产量方差分析与经济性状聚类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湖南省选出的16个板栗良种进行了区域化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参试品种对不同的环境条件适应能力不同,产量有显著的差异,不同环境条件区域有最适的良种。该项研究为全省及其不同区域确定了最佳的良种结构,同时为入选良种确定了适生的环境条件,提出了我省板栗区域化栽培意见。  相似文献   
3.
每年春分前后,毛竹(楠竹)笋纷纷破土而出,人们常常赞美这生气勃勃的“雨后春笋”,希望它们株株成活,青翠高大;可是又不得不以惋惜的心情看着相当大一部分竹笋死去。长期以来,不少人在减少退笋问题上进行着艰苦的研究工作,笔者也于1978年对毛竹笋期生长规律以及如何减少退笋、提高成竹率、合理挖取退  相似文献   
4.
残败毛竹林复壮技术研究及推广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认为,在推广毛竹残林复壮技术中,在林地荒芜,立竹稀疏,胸径细小的情况,除应采取垦复、劈山、施肥等改善水肥条件的传统增产措施外,改善竹林结构提高立竹密度,增大竹林平均胸径,更能明显提高竹林产量,加快竹林复壮速度。  相似文献   
5.
板栗贮藏保鲜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3,他引:7  
板栗是我国特产的著名干果,深受消费者欢迎,不仅在国内十分行销,而且运销日本、泰国及英、美、港、澳等国家和地区,市场供不应求。由于板栗水份含量较高,贮藏时往往因方法不当而霉烂变质,轻的腐烂20~30%,重的腐烂50%,更严重的则全部变质,不仅加深了供求矛盾,而且还严重地影响市场价值、外贸出口和人们发展板栗生产的积极性。因此,研究板栗的贮藏方法,提高其保鲜率,对满足人民生活需要和增加外贸出口都具有重要意义。 1986年开始,我们根据省林业厅下达的任  相似文献   
6.
一、概况毛竹具有生长快、成材早、伐期短、产量高、收益大,能一次造林永续利用的特点,它在我国自然分布广达12个省、区,是南方各省的主要用材和经济树种之一。目前我国毛竹林面积约3000万亩,我省约占全国毛竹林总面积的1/5(600万亩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