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2篇
林业   4篇
  2012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1.
北京杨锉叶蜂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北京杨锉叶蜂在华北地区杨树苗圃中普遍发生,严重危害黑杨派杨树。在北京地区1a发生8~9代,林间以个体群呈聚集分布,以老熟幼虫入土结茧越冬。孤雌生殖后代为雄虫,两性生殖为雌、雄虫。通常雄虫4龄、雌虫5龄。温度影响着北京杨锉叶蜂的羽化及孵化,是种群动态变化的决定因素。在温度适宜及食源充足的状况下,种群保持指数增长,世代差分方程中R0=1.4。有效积温为4000日度。利用病毒、苏云金杆菌及线虫防治,效果分别达92.9%、100%、85.1%。  相似文献   
2.
调查了条脊材小蠹和小粒材小蠹在云南省普洱市桉树上的分布与危害;调查出了2种桉材小蠹的寄主和分布新记录;初步查清了2种材小蠹成虫的形态特征及生物学特性,提出了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3.
落叶松叶蜂生物学特性及防治途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落叶松叶蜂Pristiphoraerichsonii(Hartig)在北京地区1a一代,以老熟幼虫在树冠下及周围的枯枝落叶层及松软的土壤中结茧,以预蛹越冬。幼虫群集危害落叶松。卵和幼虫的有效积温分别为110.4586和383.5258日度。幼虫发育的最适温度为16~20℃。林缘及东南方向比林内及西北方向产卵多,分别为0.73、0.3块/枝。茧期各种天敌的总寄生率为83.23%。以白僵菌、苏云金杆菌、昆虫寄生线虫及敌灭灵进行防治途径研究,结果表明,利用线虫防治室内效果达80%~100%,敌灭灵野外效果达98%~100%,而白僵菌效果为28%~52%,苏云金杆菌的2个亚种效果均不理想,分别为20.83%和9.095%。  相似文献   
4.
白蚁是众所周知的世界性五大害虫之一。防治白蚁是防止木材减产,保护森林生态平衡的必要手段。利用黑翅土白蚁〔Odontotermes formosanus(Shiraki)〕这一分布广泛的生物资源,使其变害为宝,造福人类,是林业研究领域和医药研究领域的重大举措,是从防治白蚁为主到综合开发利用的战略性转移。科研人员成功地利用黑翅土白蚁及菌圃制药,通过大量试验,确定了其可靠的药效和疗效,白蚁药品用于肝肾两亏患者是前所未有的创举。社会效益、经济效益显着,既达到了防治白蚁的目的,节约了大量防治经费,又使广大患者免受疾病痛苦,可谓是一举多得、变害为宝、造福人类的典范。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