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林业   6篇
综合类   1篇
  2023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报道在辽宁省宽甸满族自治县发现的弯尾姬蜂属一中国新纪录种:卷蛾弯尾姬蜂Diadegma argyloplocevora (Uchida, 1932),对其形态特征进行描述,提供彩色整体图和局部特征图,并介绍该种的寄主和世界分布。研究标本保存在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生物灾害防控中心。  相似文献   
2.
文章针对辽东地区蝶类资源进行调查,初步报道了辽东蝶类125种,隶属5科80属,其中凤蝶科8种,粉蝶科12种,蛱蝶科72种,灰蝶科23种,弄蝶科10种,含两种辽宁新纪录种:细带链环蛱蝶Neptis andetria Fruhstorfer,1912和帝网蛱蝶Melitaea diamina Lang,1789,并介绍了部分种类的寄主植物。  相似文献   
3.
为探索灯诱栗山天牛成虫更加经济有效的方法,利用太阳能灯诱灭虫器装上诱集效果最好波长的灯管和食物源引诱剂,对栗山天牛成虫进行了林间诱杀试验。结果表明:2017年栗山天牛成虫在辽宁省宽甸县出现的高峰期是7月21日,每日单灯平均诱集量最高达212.7头。7月12日的雌性比率均值最低(0.50),栗山天牛发生前期诱集雄虫较多;而7月16日至8月9日的雌性比率均值都大于0.50,诱集雌虫较多;7月26日以后诱虫数量开始下降;诱杀成虫的最佳时间是7月16-26日。采用太阳能灯诱灭虫器并结合使用食物源引诱剂能自动淹杀诱来的天牛成虫,诱杀效率高,值得在生产中大面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为明确辽宁东部地区危害红松的梢斑螟种类及发生规律,有效解决梢斑螟防治药剂少、难度大等问题,通过形态特征比对和DNA条形码分子技术对梢斑螟种类进行鉴定,并选用8%噻虫胺微囊悬浮剂(CS)、3%高效氯氰菊酯CS、5%杀铃脲悬浮剂(SC)、5%氟啶脲乳油(EC)进行无人机防治试验。结果表明:在辽宁东部地区发生的梢斑螟种类主要为微红梢斑螟Dioryctria rubella、冷杉梢斑螟D. abietella和芽梢斑螟D. yiai;微红梢斑螟在宽甸1 a发生1代,以老熟幼虫越冬,次年4月初越冬幼虫开始活动,5月中旬开始化蛹,6月中下旬为羽化高峰期;4种杀虫剂不同处理组的防治效果差异较大,药剂量600 mL/hm2的8%噻虫胺CS和橙皮精油助剂混用的效果最好,防治效果达93.62%。  相似文献   
5.
文章报道了宽甸林木害虫寄生性天敌昆虫115种,隶属姬蜂科的21亚科76属,其中含寄生天幕毛虫Malacosoma neustria testacea的一辽宁新纪录:镶颚姬蜂Hyposoter takagii(Matsumura,1926),并介绍了部分种类的寄主和寄主植物。  相似文献   
6.
宽甸满族自治县是辽宁省板栗主产区,到2006年,全县板栗已发展到3.5万hm2,年产量1.75万t,产值14000万元。特别是近些年来实施退耕还林工程,全县新植板栗2000多hm2,板栗产业在给广大农民带来财富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生态问题。由于板栗栽植密度小,加之林农有割树下杂草和火烧栗园的习俗,造成栗树下水土流失。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随着我国各项经济指标的不断优化,越来越多的研究人员开始研究林业对社会经济增长带来的各项效应,因而林业产业的发展问题也逐渐成为全球性的话题。林业作为我国生态建设和国家经济发展的一项基础产业,也迎来了它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本文着重分析了丹东市林业产业发展现状以及林业产业对区域经济增长的效应,并提出了木材产量产业优化和区域经济最大效应的政策性建议。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