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1篇
林业   2篇
综合类   9篇
畜牧兽医   1篇
  2023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采用经典样方法对湖南芷江县南方红豆杉天然群落的种类组成、结构特征、物种多样性及植物区系等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1 000 m2样地中共有维管植物46科70属79种,其中蕨类植物5科7属8种,裸子植物2科2属2种,被子植物29科39属69种;群落分层明显,可划分为乔木层、灌木层和草本层;乔木层中有乔木树种17种,其中南方红豆杉和毛竹的重要值分别为81.51和43.37,远远超过其他的15种乔木树种,南方红豆杉的优势种群的作用明显,是群落的基调树种,毛竹为主要伴生种;灌木层包括乔木的幼树和灌木类,共40种;草本层植物有24种。物种多样性指数由高到低的顺序为灌木层>草本层>乔木层。植物区系地理成分复杂,科属组成均以热带性成分为主,温带成分占有较大的比例,反映出该群落植物区系由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不同粒径(15、30、100 nm)纳米二氧化硅(nano-SiO2)和常规二氧化硅(Micro-SiO2)对人皮肤表皮细胞(HaCaT)生长的抑制作用及凋亡的影响。[方法]采用不同浓度(2.5、5、10μg/ml)不同粒径(15、30、100 nm)的nano-SiO2和10μg/ml的Micro-SiO2(1~5μm)染毒体外培养的HaCaT细胞24 h,同时设溶剂对照组(nano-SiO2和Micro-SiO2的分散液染毒组)。采用细胞计数试剂盒(CCK-8)法检测HaCaT细胞暴露于不同浓度、不同粒径的nano-SiO2后的细胞活力,用Annexinⅴ-PI双染法和Hoechest33342染色法测定细胞凋亡情况;使用2’,7’-二乙酰二氯荧光素荧光探针检测细胞内活性活性氧(ROS)水平。[结果]不同粒径的nano-SiO2纳米对HaCaT细胞的半数抑制浓度分别为(19.4±1.3)、(27.7±1.5)、(35.9±1.6)μg/ml。当染毒浓度固定时,随着nano-SiO2粒径的减小,凋亡率逐渐增加。当粒径固定时,胞内ROS的水平也随着nano-SiO2浓度的增大而增高。相关分析表明,细胞存活率和凋亡率与胞内活性氧的水平的相关性分别为-0.952和0.898(P<0.01)。[结论]nano-SiO2能抑制HaCaT细胞生长并可诱导其凋亡,这种现象的发生可能与胞内产生的活性氧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3.
谢弋  庄志雄 《动物医学进展》2002,23(4):81-82,99
铬主要以Cr^3 和Cr^6 的形式广泛存在于环境中,其对人或动物的生物效应与其价态有关。本实验用荧光染料罗丹明123和二乙酰二氯氢化荧光素测定细胞内的活性氧和线粒体膜电位,比较Cr^3 和Cr^6 对中国仓鼠肺细胞的毒性作用。发现Cr^3 未引起细胞活性氧生成增加和线粒体膜电位的下降,而Cr^6 可导致细胞活性氧生成增加和线粒体膜电位的下降。提示线粒体可能是Cr^6 所致氧化损伤的靶器官之一,而Cr^6 所致氧化损伤可能是由其诱导产生的ROS介导,而不是由Cr^3 介导。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小鼠吸入氢醌对肺外组织细胞的遗传毒性。方法:将40只健康昆明种小鼠随机分为5组,室温下采用60 L静式有机玻璃染毒柜进行呼吸道吸入不同剂量(0.0、0.5、1.0、2.0、4.0 m g/m3)的氢醌染毒2周,用单细胞凝胶电泳技术(SCGE)检测氢醌染毒后的小鼠肝、肾、脾、骨髓、胸腺和外周血淋巴细胞的DNA损伤情况,分析肺外组织DNA损伤与氢醌剂量间的关系。结果:0.5~4.0 m g/m3氢醌吸入染毒,均可诱导小鼠6种组织细胞的DNA链断裂,核DNA损伤程度与氢醌染毒剂量呈剂量-效应关系。结论:不同脏器细胞对氢醌的易感性不同,肝、肾、骨髓、外周血淋巴细胞可能是氢醌的遗传毒性靶细胞。  相似文献   
5.
以6处不同种源的南方红豆杉种子为研究对象,对种子千粒重、优良度、生活力、发芽率和发芽势进行比较分析的结果表明:不同种源的南方红豆杉种子千粒重范围为86.0—90.25g、优良度为85.0%-90.0%、有生活力的平均值为80.2%;发芽率的范围为64.6%-79.4%、发芽势的平均天数为15.17天;综合分析可知,九江市和桑植县的发芽特性最好,采用40%温水浸种20min,0.5g/kg赤霉素溶液浸种24h后,翌春播种后发芽率最高,为89.33%。  相似文献   
6.
大田软海绵酸对HL-7702肝细胞毒性效应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大田软海绵酸(okadaic acid,OA)对HL-7702肝细胞的毒性效应。[方法]通过细胞计数试剂盒(Cell Counting Kit-8,CCK-8)、细胞形态学观察及流式细胞术等方法,从细胞增殖、细胞凋亡等方面探讨OA对HL-7702肝细胞的毒性效应。[结果]与溶剂对照组相比,OA对HL-7702肝细胞增殖有明显的抑制作用,细胞增殖抑制率随着OA浓度的增加而增加,同时随着染毒时间的延长,细胞增殖抑制率也明显增加;与对照组相比,作用HL-7702肝细胞24h后,5nmol/LOA可明显诱导细胞发生凋亡。[结论]OA可以通过抑制细胞增殖及诱导细胞凋亡的方式对HL-7702肝细胞产生毒性效应,且呈现剂量-效应关系。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检测人聚腺苷二磷酸核糖聚合酶-1(hPARP-1)7个外显子核苷酸多态性,了解在广东的汉族人群中hPARP-1基因多态性分布,为建立民族特色的DNA修复基因多态性数据提供基础资料。方法:选取在广东地区的汉族健康人群320名的基础资料及血液样本,抽提血液DNA,用PCR法扩增hPARP-1基因7个外显子,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单链构象多态性(SSCP)和银染技术检测hPARP-1基因多态性,并进行DNA序列测定。结果:在广东的汉族正常人320名血标本的7个外显子扩增产物SSCP电泳条带中,4个样本hPARP-1基因外显子17的SSCP电泳条带检出1条多态性条带,3个样本第12内含子检出1条多态性条带,其余6个外显子扩增产物SSCP电泳未见多态性条带。正常带型DNA测序结果与genebank中已知序列完全一致,第17外显子上有1种基因突变类型(T→C)。结论:在广东地区的汉族人群的hPARP-1基因第17外显子和第12内含子上可能存在多态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为临床上三聚氰胺和三聚氰酸伤害的预防和治疗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使用三聚氰胺和三聚氰酸共同对雌性SD大鼠进行亚急性经口染毒试验,研究三聚氰胺和三聚氰酸联合作用下经口28 d染毒对雌性SD大鼠体重与肾脏的影响。[结果]三聚氰胺与三聚氰酸联合染毒会造成雌性SD大鼠体重增加受到抑制,肝、脾、肺、肾及膀胱脏器系数改变,肾脏发生结晶现象,部分肾小管与肾小球结构破坏。[结论]三聚氰胺与三聚氰酸联合经口28 d染毒可引起雌性SD大鼠体重增长的抑制与肾脏的结晶。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人皮肤表皮细胞(HaCaT)聚-ADP核糖聚合酶-1基因(PARP-1)过表达后的生物学性状变化。[方法]设试验组、空载体对照组、正常HaCaT对照组,运用真核表达载体使PARP-1基因在HaCaT中过表达,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转染重组子的试验组细胞、转染空质粒的对照组细胞及正常对照组细胞的形态学特征。绘制细胞生长曲线,并运用流式细胞技术分析细胞周期。以苯并芘(BaP)恶性转化的细胞作为阳性对照,采用软琼脂克隆形成试验对细胞的恶性程度进行鉴定。[结果]光镜下试验组细胞与空载体组细胞及正常对照组细胞相比,除体积稍有缩小外,其他形态学特征没有明显变化。3组细胞的生长曲线均呈相似的S型,但转染重组子细胞的生长速度加快。试验组、空载体组及正常细胞组的细胞周期分布为G1期(44.3%、78.1%、76.4%)、G2期(3.6%、13.3%、12.2%)和S期(52.1%、8.6%、11.4%)。正常对照细胞和空载体组分布相近,试验组S期明显增多;试验组细胞未见在双层软琼脂糖中生长出细胞集落,而阳性对照组细胞集落明显。[结论]PARP-1基因过表达后可以改变HaCaT细胞的生长速度,但并不影响细胞的恶性程度。  相似文献   
10.
[目的]优化烟叶的醇化时间。[方法]研究了翠碧1号复烤后烟叶B2F在自然醇化条件下常规化学成分和感官质量的变化。[结果]不同常规化学成分在醇化过程中的变化趋势均较为平缓,但变化程度略有差异;烟叶香气特征和口感特征与总植物碱、水溶性还原糖含量呈显著正相关关系,与钾含量呈显著负相关关系;烟叶的烟气特性和感官质量总分与氯含量呈显著正相关关系;自然醇化12个月后,烟叶的烟气特性和感官质量总分最佳。[结论]该研究可为卷烟工业企业建立科学的烟叶原料仓储、养护机制,提高卷烟产品质量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