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林业   3篇
综合类   3篇
园艺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0年   1篇
  200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7 毫秒
1
1.
辽宁省自2001年开始实施国家退耕还林工程以来,全省生态建设步伐加快,区域经济得到发展,农村产业结构得到调整,农民生产生活得到改善。但近些年来,退耕还林政策补助与种粮效益相比过低,部分退耕林木发生病害影响农户木材收益,退耕土地性质变更迟缓且缺乏法律保障,这些问题使保护和巩固全省的退耕还林成果面临严峻形势。通过调研分析,提出在调整宏观政策、科学经营利用、强化权益保障等方面,建立起合理完善的巩固退耕还林成果长效机制,并建议结合本省实际纳入地方法规给予保障,使退耕还林为全省的生态建设、农民增收和经济社会发展,继续发挥积极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2.
以红松无性系种子园各无性系结实量指标和生长指标为据,利用灰色关联度分析了结实与生长的关系。结果表明,与结实量关联度较大的3个因子依次是:胸径、侧枝粗、树高。  相似文献   
3.
常中威 《现代园艺》2012,(16):12+14
通过定位观测辽西水土流失区荒山荒坡、坡耕地治理中的水平坑、地埂植物带、生态自然恢复、水平梯田、改垄等水保措施效果,详细研判不同水土保持措施对坡面产流产沙的影响,为该地区水土保持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
在退耕还林工程建设中开展森林经营长效模式研究,逐步完善退耕还林工程森林经营技术措施,科学指导退耕农户的森林经营活动,促进林木的数量成熟、经济成熟、工艺成熟、防护成熟,实现生态林提质,经济林提效的双赢。  相似文献   
5.
辽宁天然次生林和人工林资源培育现状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辽宁省天然次生林、红松人工林、落叶松人工林、油松人工林培育的历史及现状进行了阐述,并且针对在生产实践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培育对策。  相似文献   
6.
退耕还林工程进入巩固成果阶段后,退耕还林的比较效益明显下降,亟待根据当前退耕还林形势,研究制定有效措施,切实保护和巩固退耕还林成果。  相似文献   
7.
退耕还林工程是一项政策性强、涉及面广、群众参与程度高的国家重点生态建设工程。加强工程的信息化建设对提升工程建设管理水平,对加快工程管理向科学化发展尤为重要辽宁省退耕还林工程管理信息系统的研制及应用,建立起了省、市、县三级管理信息网络应用平台,实现了退耕还林工程档案管理和各类数据处理的联网运行,有效提升了全省退耕还林工程管理水平,进而丰富了全省数字林业建设内容,为全省生态建设科学决策提供了可靠依据,为加快现代林业建设与发展提供了有力的科技支撑  相似文献   
8.
红松人工林截干技术效果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红松人工林截干技术效果研究表明,红松人工林截去上部3层轮枝效果最明显,结实量提高68.3%以上,截干对密度较大林木直径生长无影响,对密度适中的林木可促进直径生长,且增产的种子经济效益可观。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