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林业   1篇
  1篇
综合类   2篇
  2006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 毫秒
1
1.
氧浓度对固定化黄孢原毛平革菌合成过氧化物酶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氧浓度对固定化黄孢原毛平革菌 (Phanerochaetechrysosporium)合成过氧化物酶有较大的影响。限碳条件下培养黄孢原毛平革菌 ,生长阶段氧浓度对合成木质素过氧化物酶的影响不明显 ,但在产酶阶段氧浓度的影响却很大。 2 1%氧浓度即空气环境是合成木质素过氧化物酶和锰过氧化物酶适宜的。增高氧浓度 ,胞外蛋白酶活力就会提高 ,不利于过氧化物酶的胞外累积。研究结果表明 ,空气环境下限碳培养黄孢原毛平革菌 ,合成的木质素过氧化物酶最高活力可达 360U/L ,比通纯氧条件下限碳培养时的木质素过氧化物酶要高 160 %。  相似文献   
2.
小麦秸秆制备新型平台化合物-乙酰丙酸的工艺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乙酰丙酸是一种新型的平台化合物。本研究考查了利用小麦秸秆为原料制备乙酰丙酸的工艺条件。分别考查了不同温度、硫酸浓度、原料粒度、液固比和反应时间对小麦秸秆转化乙酰丙酸产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温度在210~230℃,硫酸浓度3%,液固比15∶1,反应时间30 min下为较优的工艺条件为,乙酰丙酸产率为19.2%。试验表明,原料粒度对乙酰丙酸的产率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3.
手性醇是合成手性药物的重要中间体。采用微生物法还原羰基化合物是生产手性醇的重要途径之一。本文介绍了微生物的种类、底物的结构、预热处理微生物、共底物、抑制剂、微生物细胞的生理状态、反应的溶剂、固定化细胞等因素在微生物法还原羰基化合物中对反应立体选择性的影响及这一领域的发展概况。  相似文献   
4.
本文主要研究了采用响应pH-stat的流加培养模式,进行Xanthophyllomyces dendrorhous高细胞密度培养及虾青素合成。在该补料间歇培养模式中,发酵过程pH的恒定控制采用2.78mol/L葡萄糖及3mol/L氨水来控制,同时起到流加葡萄糖的作用。试验结果表明,虾青素积累量于78h可达4.05mg/L,菌体干重在第84h获最大值14.62g/L。与不流加葡萄糖、氨水的间歇培养相比,虾青素含量和菌体干重分别增加2.89、5.22倍。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