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林业   3篇
综合类   6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运用正交设计法研究了椭叶花锚中总黄酮的提取工艺,通过实验确定出了最佳的提取工艺条件。  相似文献   
2.
从藏药湿生扁蕾中首次提取分离出两种咄酮化合物单体,对咄酮化合物单体分子的分子结构和物理特征进行了测定,并进行了HO-8910细胞的细胞毒作用实验,结果表明,藏药湿生扁蕾含有2种咄酮化合物,对于癌细胞具有毒杀作用。建议对湿生扁蕾进行人工驯化繁育。  相似文献   
3.
“青海444”燕麦中皂苷提取工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屠兰英  黄梓平  李琼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836-837,842
[目的]研究利用索氏浸提法提取燕麦中皂苷的工艺条件。[方法]以乙醇?正丁醇为溶剂,以皂苷Re为标准品,采用分光光度法定量分析燕麦提取液中总皂苷含量,利用正交试验设计研究料液比、乙醇浓度、浸提温度对提取率的影响。[结果]各因素对皂苷提取率影响的主次顺序依次为:乙醇浓度〉料液比〉浸提温度;最佳提取条件:料液比为1∶7,乙醇浓度70%,浸提温度60℃;在此条件下,提取率为2.504%。[结论]该方法操作方便,简单易行,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利用索氏浸提法提取燕麦中皂甙工艺条件。[方法]以乙醇-正丁醇为溶剂,以皂甙RC为标准品,采用分光光度法定量分析燕麦提取液中总皂甙含量,采用正交试验研究料液比、乙醇浓度、浸提温度对提取率的影响。[结果]最佳提取条件为料液比1∶7,乙醇浓度80%,浸提温度60℃,提取率为2.024%;各因素影响主次顺序为乙醇浓度〉浸提温度〉料液比。[结论]该方法操作方便,简单易行,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川西獐牙菜中有效成分的提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有机提取、萃取、层析、结晶等方法从川西獐牙菜中分离得到部分有效成分 ,并对其中三种提取物进行了测定  相似文献   
6.
超临界CO2萃取高原加拿大燕麦麸油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超临界CO2流体萃取技术从高原加拿大燕麦麸皮中萃取燕麦麸油,同时研究萃取压力、温度、时间对麸油提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对加拿大麸油萃取率影响的主次顺序依次为萃取压力〉萃取时间〉萃取温度。通过正交试验确定了萃取燕麦麸油的最佳工艺条件:萃取压力20MPa,萃取温度50℃,萃取时间2.0h,提取率为5.4%。  相似文献   
7.
研究利用索氏浸提法提取燕麦中皂甙工艺条件。以乙醇-正丁醇为溶剂,以皂甙RC为标准品,采用分光光度法定量分析燕麦提取液中总皂甙含量,采用正交试验对料液比、乙醇浓度、浸提温度对提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正交试验最佳提取条件为料液比:1∶7;乙醇浓度:70%;浸提温度:70℃,提取率为1.716%;主次顺序依次为:料液比〉浸提温度〉乙醇浓度。该方法操作方便,简单易行,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采用超临界CO2法从燕麦(Avena sativa)品种青海444中萃取麸油,设计正交试验优化萃取工艺.结果表明,萃取压力对燕麦麸油的萃取率有极显著影响(P<0.01),萃取时间和萃取温度对萃取率有显著影响(P<0.05).优化的萃取工艺条件为萃取压力25 MPa、萃取温度40℃、萃取时间2.5 h,此条件下燕麦麸油的萃取率为8.572%.GC-MS分析表明青海444燕麦麸油中主要含有5种脂肪酸,其中总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达85.366%,油酸和亚油酸的含量分别为41.175%和40.558%.  相似文献   
9.
超临界CO2萃取林纳燕麦麸油的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为进一步开发高原燕麦资源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超临界CO2萃取技术从林纳燕麦麸皮中萃取燕麦麸油,并研究萃取压力、萃取温度、萃取时间对麸油萃取率的影响;通过正交试验确定燕麦麸油的最佳萃取条件。[结果]各因素对林纳燕麦麸油萃取率的影响依次为:萃取压力〉萃取时间〉萃取温度;燕麦麸油的最佳萃取工艺为:萃取压力25 MPa,萃取温度40℃,萃取时间2.5 h,此条件下燕麦麸油的萃取率为7.772%;以乙醇为夹带剂可提高燕麦麸油的萃取率0.351%;红外光谱分析结果表明,燕麦麸油中含有亚油酸。[结论]超临界CO2萃取燕麦麸油具有高效、无污染、操作简单等优点。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