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0篇
林业   17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近一、二年,开鲁县从外地引入新疆杨,但育苗成活率不高,满足不了人们造林的需求。开鲁县东风林业分站彭兴元同志,为了尽快掌握引进品种的育苗技术,达到快出苗、多出苗、出好苗的目的,于去秋个人出钱110元,从赤峰买回1000株新疆杨树苗,搞了扦插育苗  相似文献   
2.
“树大招风”——这是旧社会明哲保身的信条。在自然界中,树大不是“招风”,而是“防风”。树是风的障碍物。当流动的空气遇到树木时,由于树干及枝叶的机械阻力,迫使大股气流分散成多股小气流而改变原流向,多股小气流相互干扰,消耗了风的动能、削弱了风势、减低了风速。据测定,林带的有效防护范围约为树高的二十五倍。在这个范围內,平均风速为旷野风速的百分之十二,降低旷野风速的百分之三十八。一亩防风林带,一般可保护农田面积一百亩。林带面积占农田面积的百分之五到八,  相似文献   
3.
林谚中说:“施肥不浇水,苗木撅着嘴。”一语道破了浇水与施肥的关系。育苗生产实践证明。如果光追施肥料而不浇水,肥料就不能够充分发挥作用。这是因为肥料里的养分  相似文献   
4.
一九八三年、我们对全县农防林带现状作了较全面的调查。共调查林带2,857条,总长2,798,160米,折合林地43,596亩。其中有带无林的197条,占6.9%;成林型(现已郁闭成林、并起到防护效益)的532条、占18.6%;未成林型(保存率在85%以上,但尚未郁闭成林)的1,064条,占37%;补植型(保存率在50%以上,林带缺苗断条)  相似文献   
5.
开鲁县和平公社林场创办于1980年。现有职工23人,总经营面积为10,358亩。建场以来,他们坚持了以林为主、多种经营的方针,做到了以短养长,以副养主,办活了林场。三年来,总收入达八万余元。购置了东方红75拖拉机1台,60植树机2台,新建砖瓦房17间,打机电井4眼,驾设输电线路1,680米,还增添了其它小型农机具型。职量劳动日值由建场初期的1.35元,增加到2.30元。被评为哲盟林业先进集体,受到了表彰和奖励。  相似文献   
6.
在开鲁县北大(土召)近二百万亩草牧场上,有小叶锦鸡儿近四十万亩。对保护草牧场、防止沙化、解决畜群饲草不足起了一定的作用。可是近几年来滥垦、滥牧、滥砍严重,使锦鸡儿资源遭到严重破坏,大部分地段现已被麻黄代之。严重地块已形成风蚀沙坑和裸露沙丘,沙漠化面积日趋扩大,干  相似文献   
7.
生产实践中,人们发现林带附近的庄稼长势不好,产量较低。其原因,是由于林带胁地和遮荫造成的。人们还发现,在林带的北侧和东侧较为严重,林带的南侧和西侧为之次要。总结出林带胁地和遮荫的规律是:“遮北不遮南,遮东不遮西。  相似文献   
8.
一、林粮间作有如下好处:1、能增产粮食,增加早期经济效益,做到长短结合,以短养长,以副促林。2、能合理利用土地。有些地方由于耕地面积少,林粮争地矛盾较突出。实行林粮间作,有一地多用、一工多效的作用,更能合理的利用土地和劳力。  相似文献   
9.
林业谚语是劳动人民长期从事林业生产的经验总结。它对指导林业生产和普及科学知识很有益处。在生产实践中,人们逐渐认识到了林与水的辩证关系,把这种辩证关系总结为:“山上栽海树,等于修水库,雨多它能吞,雨少它能吐”。森林能增加降水量。实践中人们知道森  相似文献   
10.
在开鲁县和平公社境内新开河南岸,绿树环抱着两栋红砖房,这就是多次被哲里木盟、开鲁县评为林业先进单位的和平公社林场。和平公社林场于一九八0年创办,现有工人二十六名,总经营面积一万零三百五十八亩。建场三年来,共植树造林三千亩,现已有九百亩郁闭成林。三年来累计育苗面积五百亩,总产苗量达四百万株,除供本场植树造林外,还支援了附近社队。三年来,林场总收入达九万六千元,劳动日值由建场初期的一元三角五分钱提高到二元三角钱。三年来新建砖瓦房十七间,还购置了拖拉机、植树机,新打了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