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林业   5篇
综合类   4篇
园艺   2篇
  2023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温胁迫对文冠果主要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文冠果水培枝为试验材料,对6个高温梯度、4种培养液处理条件下其叶中多酚氧化酶(PPO)、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活性(CAT)进行测定与分析。结果表明:(1)文冠果的POD酶当温度在35℃时酶活性出现一明显峰值;CAT酶当温度在45℃时酶活性出现一个明显峰值;SOD酶在温度为35℃和45℃时先后出现明显峰值;(2)POD和CAT酶在植物体内起作用的温度范围不同,温度在45℃之前,CAT酶起主要作用,温度高于45℃后,POD酶起主要作用;(3)不同铜、锌元素的水培液处理对SOD活性影响均达到显著水平,即处理4-[Cu(1)Zn(1)]对SOD活性影响极其显著,其显著性大小依次为:4-[Cu(1)Zn(1)]、3-[Cu(1)Zn(0)]、2-[Cu(0)Zn(1)]。保护酶系统酶活性与文冠果的生理代谢以及抗逆性有关,旨在为文冠果抗逆性机理的深入研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回顾了山西省仁用杏的发展历程和现状。对目前的主要栽培地区、栽培品种做了详细介绍。分析了山西省的气候、地理环境等因素,研究了仁用杏的适生环境。为充分发挥山西省的自身优势,大力发展仁用杏,提出了合理的建议和措施。  相似文献   
3.
山西省文冠果分布现状及发展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冠果为我国特有的珍稀木本油料树种,笔者简要介绍了文冠果的生态习性、山西省的地理概况以及文冠果在山西省的分布现状,分析了山西省文冠果在发展方面存在的问题。并从绿化和观赏的角度介绍了文冠果的生态效益,从种子、果壳、枝叶、木材等方面介绍了文冠果的经济效益。最后提出文冠果是生物柴油原料林很好的原料,在能源稀缺的今天,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4.
华北落叶松酶活性及抗逆性机理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华北落叶松3年生换床苗和室内盆栽3年生幼苗为试验材料,对四种不同处理条件下苗木叶中多酚氧化酶(PPO)、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进行了测定与分析。并对华北落叶松的抗逆性及其机理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华北落叶松叶中PPO活力在气温28℃左右时出现一个峰值;SOD活力在28℃左右时出现一个低谷。PPO,SOD的活性均与华北落叶松的生理代谢及抗逆性有关,从而为华北落叶松抗逆性机理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太原市不同林龄油松人工林生物量的变化规律。[方法]采用平均标准木法和样方收获法获取不同林龄(12、26、45年)油松人工林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及枯落物层的生物量,分析了各器官及各层次生物量的分配特征。[结果]不同龄林林分的总生物量随林龄的增大而增大,12、26、45年生的油松生物量分别为9.79、217.48、276.06 t/hm~2。乔、灌、草及枯落物层次分配方面,乔木层生物量占绝对优势,且随林龄增大而增大,其次为枯落物层。草本层和灌木层生物量较小,随林龄增大,有降低趋势。不同层次的生物量从大到小依次为乔木层、枯落物层、草本层、灌木层。[结论]该研究可为促进油松人工林合理经营与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
早实核桃坚果品质各指标主成分分析及品质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主成分分析法对4种早实核桃的坚果品质中15个指标(纵径、横径、侧径、单果重、壳厚、核仁重、出仁率、全氮、全磷、全钾、钙、镁、锌以及脂肪含量和蛋白质含量)进行分析,以各指标的累积方差贡献率达到85%以上确定了3个反应早实核桃坚果主要品质的主成分及其主成分的函数式,并应用其对4个品种的核桃坚果品质进行初步评价。  相似文献   
7.
山西省依托优质森林资源,大力发展森林康养产业。气候变化对森林康养基地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适宜的气候条件是选择森林康养基地的重要因素之一。通过对太平沟森林康养基地空气温度、湿度、风速进行长期固定监测,计算气候舒适度指数,研究气候舒适度的变化规律,提出了太平沟森林康养基地适宜开展森林康养活动的月份是6—8月,并根据这3个月的日变化规律,提出了太平沟森林康养基地开展森林康养活动的适宜时间为13:00—15:00。  相似文献   
8.
油松树干径向生长的时空变异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油松树干径向生长的时空变异规律,选择99年生油松(Pinus tablaeformis)进行树干解析及树轮宽度测定。结果表明:油松不同生长阶段的直径生长率的垂直变异差别很大。整个生长期内,直径平均生长率随树高增加先增后降,差异显著;生长初期表现为先减—后增—再减模式,差异显著,而生长后期无明显差别。生长过程中,不同部位直径年生长量、累计生长量随形成层年龄增加变化不尽相同,树干基部年生长量为增加-稳定-下降型,胸高处为先增后降型,稍部为先降后增型,其余部位多数为持续下降型;所有部位累计生长量均随形成层年龄增加而增加,二者关系随树高增加依次表现为显著的Logistic函数、二次函数及线性函数关系。  相似文献   
9.
高温胁迫对文冠果保护酶系统酶活性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文冠果水培枝为试验材料,对6个高温梯度、4种培养液处理条件下其叶中多酚氧化酶(PPO)、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活性(CAT)进行了测定与分析.结果表明:文冠果的POD酶当温度在35℃时酶活力出现一明显峰值;CAT酶当温度在45℃时酶活力出现一个明显峰值;SOD、PPO酶在温度为35℃和45℃时先后出现明显峰值;POD和CAT酶在植物体内起作用的温度范围不同,温度在45℃之前,CAT酶起主要作用,温度高于45℃后POD酶起主要作用.不同铜、锌元素的水培液处理对PPO、SOD活性影响均达到显著水平,即处理4:Cu(3)Zn(3)对PPO、SOD活性影响极其显著,其显著性依次4:Cu(3)Zn(3)>3:Cu(3)Zn(0)>2:Cu(0)Zn(3).保护酶系统酶活性与文冠果的生理代谢以及抗逆性有关.  相似文献   
10.
榛子在忻州地区的引种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榛子的生态习性及相关品种,根据忻州地区的地理气候特点,从气温、湿度、光照、土壤、地势方面分析研究了忻州地区引种榛子的可行性。并指出在引种过程中需注意的环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