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0篇
林业   2篇
农学   1篇
综合类   11篇
园艺   1篇
  2020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洪涝对早、中稻生产的影响调查与研究结果简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笔者调查了洪涝灾害对早、中稻生产的影响,仔细记录了水稻受淹症状,且对早稻不同熟期、不同受淹时间进行了取样测产和考种,得出初步结论:幼穗坏死、花粉破坏是早稻减产的主要原因,对中稻主要影响是分蘖推迟,生育期延长;处于孕穗至乳熟期被淹没的早稻的临界死苗时间是5.4天,约130 h,全部枯死时间是8天以上;处于分蘖期被淹没的中稻临界死苗时间是6天,约140 h,全部腐烂死亡时间也是8天以上。并提出了施救原则和措施。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烟-稻轮作制中烤烟的主要病虫害及影响烤烟主要病虫发生发展的气象条件、立地条件、栽培方式、品种、田间管理措施等,并提出了烤烟大田期各生育阶段中主要病虫害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3.
4.
于2008年进行了400亿孢子/克球孢白僵菌WP(天擒)防治水稻二化螟试验,结果表明:生物农药400亿孢子/克球孢白僵菌WP20g/667m2对二化螟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药后7d球孢白僵菌防效达88.83%;药后20d,防效达98.35%,与目前大面积使用的40%三唑磷EC(螟施净)等药剂防效相当,却具有安全、速效,且持效期长等优点,可以作为防治水稻二化螟的主要药剂推广。  相似文献   
5.
40%氯虫苯甲酰胺·噻虫嗪(福戈)防治稻纵卷叶螟试验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结果表明:40%氯虫苯甲酰胺·噻虫嗪(福戈)和10%氯虫双酰胺·阿维菌素(稻腾)对稻纵卷叶螟的防效比常规药剂防效高,药效期长,可作为防治稻纵卷叶螟的首选药剂,且40%氯虫苯甲酰胺·噻虫嗪还能有效兼治稻飞虱.  相似文献   
6.
于2010年在峡江县进行了早稻病虫防与不防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全程不防区对产量影响最大,减产达29.3%,常规防治产量最高,挽回损失最多,挽回稻谷139.5kg/667m2,明显高于全程不防区和单一病虫不防区,投入产出为1:4.62,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7.
烤烟湿润育苗栽培试验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烤烟湿润育苗栽培试验结果表明,烟苗湿润育苗较常规漂浮育苗产量高369.0kg/hm2,产值高7725.06元/hm2,上等烟要高11.3个百分点,均价高0.93元/kg,可以加大其推广力度。  相似文献   
8.
于2010年在峡江县进行了早稻病虫防与不防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全程不防区对产量影响最大,减产达29.3%,常规防治产量最高,挽回损失最多,挽回稻谷139.5kg/667m<'2>,明显高于全程不防区和单一病虫不防区,投入产出为1:4.62,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在园林绿化中,风景大树移植越来越普遍。本文介绍了风景大树从选择树木、修剪、挖掘、装运、栽植过程中各个环节的主要技术,对于科学移植大树具有借鉴和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0.
大果沙棘品种引种栽培试验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山西阳曲对大果沙棘品种进行2年的引种栽培试验,结果发现,不同品种的成活率和生长量均存在显著差异。成活率在37.3%~90.9%之间,其中,以深秋红最高,达90.9%;楚伊次之,为85.0%;向阳最低,仅为37.3%.在树高、地径和冠幅生长方面,以深秋红表现最好,乌兰沙林次之,向阳表现最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