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林业   7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1 毫秒
1
1.
四倍体刺槐组培瓶苗生根培养及生根苗移栽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四倍体刺槐是从韩国和匈牙利引进的大叶速生刺槐人工诱变的四倍体树种,具有速生、叶大、条粗、枝密、抗性强等特点,生长速度是普通刺槐的2倍以上。利用不同质量的组培瓶苗为材料,选取最佳生根状态的组培瓶苗进行生根培养和生根苗移栽试验,成功地筛选出生根培养基激素和生根苗移栽基质的最佳组合,建立了四倍体刺槐的再生系统。  相似文献   
2.
关于辽宁省三北四期工程造林质量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论述辽宁省三北防护林四期工程营造林质量现状,通过分析各方面制约质量提高的因素,提出具体解决方案,确保今后三北工程造林质量。  相似文献   
3.
1 工程建设区基本情况 1.1 工程规划范围 《辽宁省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四期工程规划(2001-2010)》于2002年获国家林业局批准,工程建设区涵盖了13个市55个县(市)区824个乡镇.与三期工程比,工程建设范围扩大了5个市29个县(市)区.建设区域包括辽宁省西部、西北部、东部和南部的大部分地区,计13市55县(市、区).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朝阳市1999年、2004年两次荒漠化普查结果以及相关历史资料的综合分析,对朝阳市土地荒漠化现状及治理成效作出定性的评价;对土地荒漠化的动态变化做出定量的分析;分析社会和自然因素对土地沙漠化进程的影响。结果表明:朝阳市荒漠化土地有逐年减少的趋势;但总体上,现处于治理与恶化相持阶段。  相似文献   
5.
以荒地为参照,采用定位研究的方法对黑龙江省东部地区的榛子天然灌丛林的水文生态特征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灌丛能够有效地改善土壤结构和孔隙状况,地上部分最大持水量可达50.30 t.hm-2,土壤最大蓄水量和有效持水量分别为3 402.84 t.hm-2和315.76 t.hm-2。土壤渗透性能明显优于荒地,初渗、稳渗速率和到达稳渗时间都显著提高,显示出灌丛植被在当地水源涵养型植被构建体系中具有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6.
俄罗斯红叶李试栽表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俄罗斯红叶李生长季叶片亮红且长达4个月,可观赏性强。通过在园地试栽,表现出抗寒、耐寒性强,其物候期与沈阳气候相吻合,植株生长旺盛等特点。可通过插皮接等方法繁殖苗木,在沈阳等寒地有栽植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7.
辽宁省坚持用科学发展观统领造林绿化工作全局,确立国土绿化新理念、新思路、新措施,在生态建设、产业发展、林业改革、机制创新、行政执法等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为生态环境好转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