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林业   5篇
综合类   2篇
畜牧兽医   6篇
  2018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吉林地区鸟类资源,赵正阶等报导有16目41科3亚科162种(1983),杨兴家报导15目39科3亚科147种(1986),我们在松花湖保护区观察纪录了鸟类17目44科186种。这186种鸟类中,非雀形目种类lG目25科90种,约占全区鸟类种数的48.38肠,雀形日鸟  相似文献   
2.
在我国鸟类分类学的传统习惯上,雀类与鹀类同属雀科(Fringillidae),但它们之间有着一些显著的差别。笔者就其在我国东北区分布的大部分种类从形态、生态上的一些差别进行了观察和研究,现总结整理如下。一、嘴形差别 1.雀类上嘴啮缘从嘴角至嘴端呈⌒形,上下啮缘咬合严密,均匀一致。鹀类上嘴啮缘在后部呈∧形,上下啮缘咬合不严,中段留有缝隙(与嘴端、嘴基的咬合情况不同)。  相似文献   
3.
2011年10月9日15时,于吉林市环志站6号网44°00’31.1″N,126°33’32.0″E,海拔221 m处捕获1只黄腹山雀(Parus venustulus)的离巢雏,其雏羽尚未换完,但已经显露出雄鸟的特征,其形态特征与《东北鸟类图鉴》中描述的基本一致。气候变暖、随机因素和鸟类调查研究的深入是吉林省鸟类新纪录增加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4.
鸟类无论在栖息或迁徙时往往集结成百上千只大群,并在飞行时相互间保持着一定的间距.它们是靠什么机制来完成的,对此我们进行了系统的观察查阅了有关文献,发现色斑对集群意义非常大.色斑在集群上的作用集群强的鸟类色斑发达,不集群或集群差的鸟类,70%以上缺少色斑或不显著.而与集群有关的典型色斑多生在身体中后部的胁、腰、翅、尾上.主要作用是在集群飞行时起到保持距离的作用以雀形目鸟类为例,表1中25科有11科75种鸟类不善集群或仅有少数种类集  相似文献   
5.
自丰满大坝修建发电后,促使松花江在吉林市有一段约40km冬季不封冻江段。由于生态环境的改善,这里每年吸引大量水禽来越冬,有逐年增加趋势。为了解越冬水禽种类和数量,我们连续多年对越冬水禽进行调查。本文就调查结果,统计了吉林市松花江不冻江段越冬水禽种类18种,其中国家Ⅰ类保护动物3种,Ⅱ类保护动物2种,同时阐述了不冻江段越冬水禽的有效保护措施及意义。  相似文献   
6.
小型鸟类假剥制标本制作新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鸟类假剥制标本有制作简单、易于储藏、查检方便、利于交流等优点。笔者在小型鸟类假剥制标本制作中,曾做了一些新的尝试,主要有如下几点: 1、在标本剥制过程中,要想求得简便、节省时间,最大的障碍是头骨上肌肉的剔除,若剔不干净,会使标本易腐败,易受  相似文献   
7.
8.
2010年10月22日,于东经126°33′28.5″,北纬44°0′31.8″,在吉林地区鸟类环志时网捕到了鬼鹗的东北亚种(Aegolius funereug sibiricus).该发现地区处在长白山地亚区向松辽平原亚区过渡带.Aegolius funereus iricus外部形态基本与常家传先生描述一致.研究表...  相似文献   
9.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