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0篇
林业   2篇
综合类   9篇
农作物   3篇
园艺   5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21 毫秒
1.
板栗营养丰富、种仁肥厚甜香、粉质细腻,是我国特产干果,也是出口创汇的传统果品。据测定,栗果可食部分含粗蛋白质10%~12%、脂肪5%~8%、淀粉40%~60%,还含有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由于这些内含物的特性和采后生理生化反应。导致板栗果实的贮藏性能较差,贮运中常发生霉烂、发芽和生虫,损耗较大。笔者通过实践。运用普通的采后处理措施和简易的贮藏保鲜技术,获得了较好的保鲜效果。  相似文献   
2.
葛[Pueraria lobata (Willd.) Ohwi]属豆科藤本植物,我国各地均有分布。葛的茎皮纤维可织葛布或作造纸原料,茎和叶可作牧草,花可解酒毒,块根富含淀粉,供食用。中医可入药,功能消渴,主治身大热、呕吐诸痹,起阴气,解诸毒;疗伤寒中风头痛,解肌发表出汗,止邪风痛,治胸膈烦热发狂,止血痢,通小肠,排脓  相似文献   
3.
唐三定 《中国稻米》2007,13(2):53-54
分析了杂交晚稻免耕抛栽田水稻产量较翻耕田低的原因,并根据原因提出了相应的田间管理措施,以提高杂交晚稻免耕抛栽田的产量。  相似文献   
4.
大球盖菇原产于欧美,20世纪80年代引人我国。鲜菇肉质细嫩,有野生菇的清香味;干菇香味浓郁,味道鲜美,深受消费者欢迎,是联合国粮农组织向发展中国家推荐品种,是国际菇类交易市场上的十大品种之一。培育大球盖菇的原料主要是稻草等作物的秸秆,利用果园隙地、冬闲的稻田进行室外生料栽培,具有不占场地、培养料来源广、操作简便、产量高等优点;但由于栽培技术和管理等方面的原因,常造成鲜菇产量低、品质差而不能达到预期效果。笔者根据生产中遇到的问题,分析总结了产生的原因,提出了解决的对策。  相似文献   
5.
柑桔果实保鲜时间与经济效益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柑桔采收后通过贮藏保鲜,对于延长市场供应期,解决农产品销售难,增加果农收益是有积极意义的。柑桔是有生命的鲜活产品,无论哪种贮藏方法,果实中营养成分都有所损耗,贮藏时间越长,损耗越大,贮藏成本越高,经济收益下降。  相似文献   
6.
柑橘是热带亚热带常绿果树,产区栽培较多的是柑橘属中的宽皮柑橘、甜橙和柚类。对一般的农家柑橘园而言,其栽培、经营管理技术仍较粗放,果实采收后由于管理不善等原因,失水、腐烂现象比较严重,造成了较大的经济损失。本文针对分散的农家柑橘园的实际情况,介绍宽皮柑橘类(温州蜜  相似文献   
7.
苦瓜(Momordica charantia)又名锦荔枝、癞葡萄等,属葫芦科苦瓜属,原产印度尼西亚,在我国华南西南各省栽培较早。苦瓜中含有多种营养成分,据测定,每100克鲜果肉中含蛋白质0.9g,碳水化合物3.2g,维生素C 84mg,是西红柿的7倍,已成为一种档次较高的大众化食用蔬菜。药用苦瓜主要是利用青苦瓜果实提取苦瓜素(Bittr malon P.E Bittr malon charantin),苦瓜素主要含苦瓜甙、  相似文献   
8.
目前生产中使用较多的塑料大棚以简易竹、木结构和铝管、钢管结构为主。一般跨度为6m,长度20~40m不等,拱高2.2~2.5m,肩高1.1~1.3m.拱杆间距0.75~1.0m。这类大棚适宜蔬菜等低矮农作物使用。在葡萄园中使用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拱高太矮,不能安装遮阳和喷雾设施,调控温度的作用难以发挥,棚内小气候难以平衡;  相似文献   
9.
唐三定 《茶叶通讯》2007,34(1):32-33
浯峰贡茶是永州市浯峰茶业有限公司在传统栽培管理、加工技术的基础上,按照绿色食品生产的要求,引进新品种进行标准化栽培管理、引进新型加工机械、改良加工技术,而制作出的优质名茶。该茶符合绿色食品的品质标准,公司通过生产浯峰贡茶,获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生态效益。本文通过分析浯峰贡茶发展的经验,探讨永州茶叶产业发展的思路。  相似文献   
10.
杂交晚稻免耕抛栽低产原因及提高产量的技术措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唐三定 《杂交水稻》2006,21(4):52-53
分析了杂交晚稻免耕抛栽产量较低的原因,即田土板结,立苗困难,禾苗根系浅;肥料易挥发,易流失,吸收利用率低;秧苗秧龄弹性小;基本苗、有效穗不足;抛栽不均匀;杂草、落粒谷发芽影响禾苗生长等。提出确保土壤的结构性能;科学合理施肥;保证抛栽的基本苗数;合理搭配早晚稻的熟期,适时播种;培育壮秧;均匀抛栽;加强抛栽后的田间管理等措施,以提高杂交晚稻免耕抛栽田的产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