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林业   1篇
  2篇
综合类   1篇
畜牧兽医   1篇
  2021年   1篇
  2014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雨水集流补灌是开发旱作农业生产潜力的有效途径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相似文献   
2.
酵素菌肥在岩石边坡喷播绿化中的应用试验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杭徽高速公路昌化——昱岭关段路堑岩石边坡为试验点,以酵素菌堆肥为主要成分配制有机基材,与常规配方的两种有机基材进行了客土喷播绿化对比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植物生长1a后,采用酵素菌肥绿化的岩石边坡上,植物的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的常规配方。  相似文献   
3.
本研究以米渣为原料,通过对米渣进行预处理及限制性酶解后,再对酶解液浓缩后喷雾干燥得到米蛋白肽粉,研究其最佳酶解条件及产物性质.结果表明:(1)最佳酶解工艺条件:用酶量为1%,酶解温度为50℃,固液比为1:5,pH值为8,酶解时间3 h;(2)产物米蛋白肽的蛋白质含量为91.5%,分子质量大部分在3000 Da 以下,短肽含量为77.87%,必需氨基酸含量丰富,是一种优质植物蛋白质资源.  相似文献   
4.
周侃  樊杰  孙勇 《农业工程学报》2021,37(11):249-258
随着中国反贫困重点由消除绝对贫困转变为全面实施乡村振兴、系统解决相对贫困,亟需定量揭示农村相对贫困与区域承载力之间的作用关系,为同步制定缓解相对贫困和增加区域承载力的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该研究以长江经济带为例,通过农村相对贫困区界定及变化类型识别,从流域、县域及主体功能区多尺度解析2010年以来农村相对贫困区的时空演化过程,建立由土地资源、水资源、环境、生态、灾害和交通6个要素构成的区域承载力指标体系,定量评价农村相对贫困受区域承载力的约束程度及致贫作用。结果表明:长江经济带农村相对贫困空间格局呈总体稳定、局部收缩态势,且以重点生态功能区为主,稳定分布于乌蒙山区、武陵山区、罗霄山区、滇桂黔石漠化区以及滇西边境山区,已消除农村相对贫困的县域主要位于城市群地区或中心城市外围;逻辑斯蒂回归模型估计结果表明,交通、生态和灾害承载力是导致长江经济带农村相对贫困的重要因素,这3类要素约束程度每提升1个等级,发生相对贫困的概率将提高120.85%、30.59%、42.43%,城市化地区、农产品主产区致贫概率仅为生态功能区的19.87%、66.00%。建议基于区域承载力约束程度和地域功能类型,瞄准农民生计资本和区域综合效益增值设计差异化的反贫困政策体系,探索实现农民可持续生计和农村相对贫困区可持续发展的"个体+区域"互动融合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5.
serA基因编码3-磷酸甘油酸脱氢酶(PGDH),此酶在合成L-丝氨酸的第一步起催化作用。利用质粒pCM80分别与野生型基因serA、缺失了C末端ACT功能域的突变基因serA△77构建了重组体表达菌MB200/pCM80serA和MB200/pCM80serA△77。通过分析发现野生型基因重组表达菌的PGDH酶活受L-丝氨酸浓度影响较大,当反应体系中的L-丝氨酸浓度为40μmol/L时,酶活减少了约1/3;缺失了ACT功能域的基因表达菌的PGDH酶活基本不变,不受L-丝氨酸浓度的影响。进一步在静息细胞反应条件下,对重组菌和野生菌株MB200进行发酵产L-丝氨酸的研究,实验发现MB200/pCM80serA产L-丝氨酸的量为13.6mg/mL,MB200/pCM80serA△77产L-丝氨酸的量为16.8 mg/mL,而野生型菌株M.sp MB200的产量为6.4 mg/mL,重组菌的L-丝氨酸产量都有所提高,且MB200/pCM80serA△77的产量提高更多。结果证实了甲基营养菌MB200中serA基因与产L-丝氨酸具有反馈抑制关系,为进一步解除反馈抑制并发酵产L-丝氨酸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