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1篇
林业   3篇
综合类   2篇
园艺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目的】红豆树是中国特有濒危树种,也是珍贵用材和优良园林绿化树种。筛选红豆树组织培养最适繁殖条件,为提高繁殖率、完善红豆树组织培养体系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指导。【方法】以红豆树幼嫩茎段为外植体,研究消毒方式、基本培养基、蔗糖、琼脂浓度和p H对茎段启动培养的影响。【结果】红豆树幼嫩茎段消毒以0.1%KMn O410 min+75%乙醇30 s+0.1%Hg Cl28 min效果最佳,污染率仅6.98%,成活率达100%;启动培养条件以基本培养基1/2MS+蔗糖浓度30 g/L+琼脂8 g/L+p H6.0的效果最好,丛生芽诱导率达85.19%。【结论】消毒方式、基本培养基、蔗糖及琼脂浓度和p H是红豆树茎段初代培养的重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2.
为了给山杏快速繁殖提供理论依据,以山杏茎尖和茎段为外植体,以MS为基本培养基,对消毒方式、初代培养基激素配比、分化培养基激素配比和生根培养基激素配比进行筛选。结果表明,茎尖和当年生茎段经75%酒精处理30 s,0.2%升汞消毒6 min,再用2%Na Cl O处理4 min,其诱导效果最佳。茎尖初代培养最佳激素配比为6-BA 0.5 mg/L+NAA 0.2 mg/L;茎尖愈伤组织分化培养最佳激素配比为6-BA 0.2 mg/L+NAA 0.1 mg/L;茎段初代培养最佳培养基激素配比为6-BA 0.5 mg/L+NAA 0.1 mg/L;1/2MS+IBA 0.2 mg/L为最佳生根培养基。  相似文献   
3.
以山杏成熟胚和胚乳为外植体,以MS为基本培养基进行组织培养,研究了基于山杏经愈伤组织途径建立的再生植株技术。结果表明:以胚乳为外植体诱导愈伤组织的适宜培养基为MS+6-苄基腺嘌呤(6-BA)1.0mg/L+2,4-二氯苯氧乙酸(2,4-D)0.5mg/L+蔗糖30g/L+琼脂3g/L;愈伤组织的继代及分化培养基为MS+6-BA 1.0mg/L+萘乙酸(NAA)0.1mg/L+蔗糖30g/L+琼脂3g/L;以成熟胚诱导愈伤组织和丛生芽增殖分化培养基为MS+6-BA 2.0mg/L+蔗糖30g/L+琼脂3g/L;生根培养基为1/2MS+NAA 0.5mg/L+蔗糖30g/L+琼脂3g/L。  相似文献   
4.
为了建立山杏体细胞胚胎发生再生体系,以山杏茎尖为外植体,研究山杏体细胞胚胎发生及其主要影响因子。结果表明:山杏茎尖在MS+6-BA(0.5 mg/L)+NAA(0.2 mg/L)培养基中愈伤组织诱导率达100%,胚性愈伤组织增殖的最佳培养基为MS+6-BA(0.5 mg/L)+2,4-D(0.2 mg/L)+水解酪蛋白(0.5 g/L)。山杏体细胞胚胎发生过程中能明显看出球形胚、心形胚、鱼雷胚、子叶胚等阶段。  相似文献   
5.
  目的  确定闽楠Phoebe bournei幼苗培育的最适指数施氮量,对丰富高质量闽楠苗木培育具有重要意义。  方法  采用盆栽试验方法,测定6个水平指数施氮量(0、1、2、3、4、5 g·株?1)处理下闽楠幼苗生长生理及养分积累状况。  结果  闽楠苗高、地径、叶面积、生物量、叶绿素质量分数以及根系活力随指数施氮量的增加先升高后降低,3 g·株?1时达到最大;苗木氮、磷、钾素积累量在最高指数施氮量处理中最大;苗木生物量、氮素质量分数、株含量以及施氮量之间的关系分析表明:施氮量为3~5 g·株?1时,幼苗养分吸收表现为奢侈消耗;临界值法表明:闽楠苗叶片氮钾的最适质量分数临界范围分别16.88~20.58和9.78~11.38 mg·g?1,最适施氮量为3~4 g·株?1。  结论  综合闽楠苗生长生理以及养分积累表现,建议闽楠苗期培育以指数施氮量4 g·株?1为宜。图3表4参34  相似文献   
6.
林木体细胞胚胎发生机理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体细胞胚胎发生技术能够实现优良林木品种的规模化繁育及优良性状保留,为林木扩繁、种质资源保存、遗传改良和机理研究等提供材料。但其仍存在诱导率低、褐化现象严重、愈伤分化困难和再生植株生长较弱等问题。文中从生理生化学、细胞生物学和分子生物学3个方面阐述体胚发生机理,包括内源激素含量、细胞程序性死亡和体胚发生相关基因等,并在当前研究基础上对未来林木体胚发生深入研究进行展望,旨在为建立高效林木体胚发生体系及其机理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